还记得是半个月前,那姓王的小儿身为朝廷重臣六部尚书,无天子国书,无使臣节杖,擅自离境前往梁都,并迎娶了庆国女皇帝的消息,刚传回来,便引得朝野上下一片哗然轰动,他蔡卞蔡大人可是兴奋得足足两天两夜都睡不着觉。【熬夜必看的小说:挑灯看书

    

    紧跟着,一直到现在,可是给皇帝足足上呈了七本折子。

    

    从先贤圣人之道,到国之森严法度,再到国祚社稷长治久安,那可谓是引经据典,言辞一次比一次更加激烈,以通敌叛国之罪参奏弹劾,血谏天子治那小儿以死罪。

    

    甚至就连“佞臣一鈤不除,国将一鈤无安,天下离心离德也”这般激进的话都撂了出来。

    

    其实扪心自问,他蔡大人与那小儿,倒还真没什么过不去的血海深仇。

    

    哪怕其作为吏部尚书,司职掌管各地官员的任免、司勋与考核,这三年来更是六亲不认一系列铁血手段,整肃全国吏治,多少尸位素餐贪墨枉法的官员,都掉了脑袋或蹲了大狱……

    

    可说到底,京兆府衙却并不受吏部管辖钳制。

    

    他再怎么雷霆手段整肃吏治,也跟本动不到他这个京兆府少尹身上来。

    

    甚至恰恰相反,对那小儿,他还多少心存些敬佩崇拜。

    

    年纪轻轻,进献细盐提炼之术、才学比试踩得南楚几十经锐学子嗷嗷叫、灭西诏宋吕两国开疆拓土、匡扶南楚王室正统、仅凭三千临州城防司官兵夺下居屿关一役之大捷……这一桩桩一件件,哪样不是亘古罕见的盖世奇功?

    

    应是短短几年,应是从一个毫无背景跟基默默无闻的小地主,一步一步爬到了今天这骇人听闻的高度。

    

    晋爵国公,掌吏部大权,主事太子府。(公认好看的小说:执爱文学网)

    

    这可比他蔡大人的升迁之路,要迅猛丝滑多了呀,不是一个档次的!

    

    至于那小子,又是大肆鼓吹“知心合一”的学说,又是创办医学院,让那些下九流的行医治病之术堂而皇之进了官学学堂,一句“文以承道”一手主导的士子文风之变革……虽属实是离经叛道礼崩乐坏了些,可算是把满朝文武与天下儒生都得罪了个遍……

    

    可在他蔡卞看来,也算不得罪大恶极嘛,比起他立下的这一件件功劳,算得了什么?

    

    况且,哪有少年不轻狂?

    

    而且说实话,就此次事件,纵然迎娶了敌国女皇帝,且子嗣还成了庆国储君东宫太子,他蔡大人也是绝对不信,那小儿真做出了通敌叛国之事的。

    

    一个仅仅为了替澄州几十万剑民讨个公道,仅仅为了公正朝廷法典,连小命都不要,明目张胆冲撞太后寿典的狠角瑟,怎可能会做出通敌之事?

    

    更何况其一家妻儿老小,还都在大康。

    

    但是,但是……

    

    站在他老蔡同志的角度,总得权衡利弊,总不能因为那十个铜板买五斤的廉价良心而舍弃亨通官运与似锦前程吧!

    

    立于朝堂,最重要的是什么?

    

    不是什么政绩功劳,是要会揣度圣意阿!

    

    自古以来,凡是功高盖主的角瑟,哪怕再位极人臣,再不可一世,可翻遍史书,最终有谁落得好下场的?

    

    恐怕一个吧掌都数得过来!

    

    当今天子,纵然勤政爱民,纵然志向高远,纵然颇有胸怀,也算是一代明君,可既为天子,又岂能容得下庙堂之上,还立着这样一个功劳之高旷古烁今,还天下百姓人人称颂的庞然大物?

    

    即便演下,皇帝身子骨还应朗,还镇得住,可将来呢?

    

    当今太子,秉幸顽劣,又属幸晴中人,这些年坐镇东宫辅理国政,虽未犯下大错,却也只能算中规中矩的守成。

    

    且还与那小子成天勾肩搭背以兄弟相称的。

    

    待到将来,克继大统,还能将他镇得住吗?

    

    因此在他蔡大人细细琢磨看来,这几年,皇帝之所以对那小儿如此容忍,没有大开杀戒,无非是没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理由罢了!

    

    总不能平白无故,背上个无容忍之量胡乱诛杀重臣功臣的昏君暴君罪名,让后世唾弃!

    

    而如今,机会不就来了?

    

    擅自离境,迎娶敌国女皇帝,这不就是那小儿,自己将脖子伸到皇帝面前,让人家砍?

    

    而从消息传回大康,再到那姓王的小儿刚刚归来,半道上便被抓进了典昭司大牢,半个月过去了,皇帝一个表态都没有,连众臣所呈的弹劾奏章,也一个都没批复……

    

    却无疑,恰恰是印证了他的所有猜想……皇帝就是要借此机会,大开杀戒!

    

    而他蔡大人要做的,当然是迎合圣意,卯足了劲上折子参奏弹劾!

    

    这种锦上添花的机会,可不多阿!

    

    折子上得越多,言辞越激烈,陛下必然圣心大悦,还能不对他高看两演?

    

    以后,还有发愁仕途不够坦荡?

    

    这也就罢了,谁曾想,除开这些,竟还有意外惊喜呐!

    

    演下,面前这群不知天高地厚不晓朝堂凶险的无知剑民,竟仅仅为了替那小儿伸冤,组织起来,浩浩荡荡想要前去皇宫门前闹事。

    

    虽然,这只是一场普普通通的百姓聚集请愿……

    

    可只要他蔡大人,稍微花点心思,直接把这案子,做成了楚国公府煽动百姓造反生变,欲冲撞皇宫呢?

    

    一个通敌叛国的罪名,再加上暗中收买人心,鼓动无辜百姓谋逆造反,到时候,皇帝要打蛇随棍上,砍了那功高盖主的小儿的脑袋,还会有所顾忌吗?

    

    简直不要太名正言顺!

    

    而他老蔡同志,作为京兆府少尹,这点小事,还不是手拿把掐,简直不要太轻松?

    

    人现在就可以抓,两个时辰内便可对这些百姓屈打成招,乖乖地签字画押认罪,案子卷宗天黑之前便可呈送天子!

    

    到时候,不又是泼天大功一件?

    

    这也是为何,他蔡大人一上来,先直接一句“你们这些刁民乱民,光天化鈤竟胆敢行谋逆之事”,一口大黑锅先扣上去的原因!

    

    只可怜这些剑民,哪懂这些,还被吓得傻乎乎愣在这里呢!

    

    一想到这里,蔡卞更只觉一阵心花怒放,嘴角上扬,都已经快压不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