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已经习惯怀孕的生活了,有六嫂照顾着,前几个月都过得很顺畅,直到六个月后,肚子大的有点不寻常,张惠才慌了起来。

    夫妻俩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可能是双胎,张惠愣了一下,想想也有可能,她和她二哥就是双胞胎。

    她妈生双胞胎,她继承了生双胞胎的本事也正常。

    张惠很快能接受,江明彦却慌了,双胞胎怀孕辛苦,生产也比怀一个难。

    这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份了,医院诊室外面大雪纷飞,屋里江明彦担心得背脊冒汗。

    “家属不用那么担心,孕妇身体不错,好好养着,有啥不明白的到时候来医院找医生。”

    “谢谢大夫。”张惠赶紧道谢,拉着他出门。

    “你别紧张,我舅妈,我妈,都生过双胞胎,这不是都好好的么。”

    张惠劝他:“咱们先回家,给家里打个电话,我问问我妈。”

    江明彦扶着媳妇儿:“对,问问咱妈,再回去问问大嫂。”

    已经十二月份了,大嫂这个月就该生了,大哥不放心,从上周开始,大嫂就没上班,在家养着身体。

    两人回去后,一个笑眯眯的,一个满脸愁容。

    “明彦这是怎么了?”潘乐晴表晴凝重:“医生怎么说?”

    “妈,医生说惠惠怀的是双胎。”

    双胎,那不是好事吗?愁什么愁?人家求都求不来。

    张惠笑道:“他担心我怀双胞胎出事。”

    “明彦这我就要说说你,现在不比旧社会,医院里外科医生还是很靠谱的,你别一天到晚瞎担心,还给惠惠心理压力。”

    “大嫂,我也是这么说,他听不进去。”张惠也很无奈。

    “男人嘛,没见过什么世面。”苏棠不屑地撇嘴。

    这句话一语双关,既是说江明彦,也是说江明升。

    本来嘛,苏棠觉得在医院上班到生产也没什么,到时候羊水破了,出门就是妇产科,偏偏江明升不乐意,一定要她回来消息着。

    张惠捂嘴笑。

    江明彦嘴纯勾了下:“大嫂,我们又不是医生,和您似的,整天在医院里见多识广。”

    张惠说要给她爸妈打电话,潘乐晴说:“赶紧打,你妈生过双胞胎,肯定比咱们清楚一些,多学点经验也好。”

    电话打到机械厂里,张建林接的电话,听妹妹说怀的双胞胎,他惊得差点没被自己口水呛着,立马说下班就跟妈说,明天这个时候打电话过来。

    一家人说说话,江明彦也没那么担心了,在老宅这边吃了午饭就回花枝巷那边。

    虽然确诊怀的是双胞胎,张惠还是不愿意住在老宅这边。没几天大嫂就要生产,家里肯定忙得很,她就不留下添乱了。

    夫妻俩回家,六嫂照顾着涵涵已经吃完饭了,就是不肯睡午觉,要等着爸爸妈妈回来。

    “爸爸妈妈。”

    “哎,涵涵上午在家乖不乖。”

    “涵涵乖呢。”

    江明彦上前一步,赶在女儿还没扑到媳妇儿之前,一把抱起女儿。

    “跟你说了,妈妈现在身体不好,不能抱。”

    涵涵委屈:“我没想妈妈抱,我就是想……想……”

    “想亲亲妈妈是不是?”见女儿说不出来,张惠笑着捏捏女儿的肥下吧。

    涵涵嘿嘿一笑,就是嘛。

    一家三口进屋,江明彦放下女儿,提起热水壶给媳妇儿倒杯水。

    “你现在怀孕已经很累人了,还要照顾涵涵,肯定忙不过来,等你生了孩子之后,还要照顾小的,更是忙不过来,不如咱们再请一个人?”

    江明彦的意思,请个人专门帮忙照看孩子,六嫂要做饭要收拾家里,再让她帮忙照顾孩子肯定不行。

    张惠喝了口水:“涵涵也大了,能自己吃饭睡觉,也就是两个小的麻烦一些,确实需要人帮忙照顾。”

    夫妻俩都同意请人,最好是找个有带孩子经验的人。

    没多久就是元旦了,张惠的意思,也不着急,等到年后家里再来人也行。

    毕竟,年节的时候人家家里也要过年。

    要请人照顾孩子,江明彦不想找太远的人,最好就是附近的人,就托人打听信得过的人。

    左维听说后,上门来给他们夫妻介绍一个人,不对,是两个人。

    “那家是夫妻俩和我们也算是远亲,按我的辈分要叫一声凯叔、万婶,都是东北人,两人唯一的女儿嫁给我表叔家的堂侄,上个月来的,一直住在他们女儿家。”

    “老两口不想回去,想就在城里找个活儿,不管工钱多少,只要包吃包住都好谈。”左维笑道:“我表叔知道我认识的人多,就托到我这儿了。”

    “多大年纪?人怎么样?会些什么?”

    “两口子四十多岁吧,凯叔是退伍军人,会开货车,人过来给你看门干点杂活都可以。万婶帮你媳妇儿带孩子肯定没问题。”

    左维想了想:“你要是只想要个带孩子的,只要万婶也行。”

    他也不想江明彦为难,凯叔的工作可以另外想办法。

    “你叫他们俩来家里看看,合适的话我们再说。”

    “你千万别勉强,你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家老小,还要给三个人发工钱,属实压力不小。”

    江明彦笑了笑,没跟左维说,他去年回来之后的工作,养活一家老小绰绰有余,而且,还有惠惠卖人参的收益,家里不缺这点小钱。

    见江明彦没露出勉强的神瑟,左维拍拍他肩膀:“你小子,现在身家挺厚哈。”

    江明彦玩笑道:“你从我这儿买去的两跟人参的价钱,就够给三个人开好多年的工资了。”

    左维顿时心里就不高兴了,他才吃得饱饭的人,替人家腰缠万贯的草什么心呢。

    凯叔和万婶就住在城里,第二天左维就把人带到花枝巷来。

    初次见面,张惠觉得这夫妻俩挺面善,跟江明彦商量后,决定先让他们留下试试。

    “你们现在过来,还是等年后再过来?”

    “现在就可以过来。”万婶连忙说。

    他们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说实在话,到底是不方便,也怕女婿那边有意见,所以他们俩才想赶紧找个活儿搬出来。

    工钱过得去就行,甚至少一点也没关系,只要提供住宿,他们偶尔休息的时候能去看看女儿就挺好。

    江明彦点点头,和他们商量好工资后,把他们安排到倒座房,就住在六嫂隔壁。

    “六嫂主要负责厨房和买菜这些事儿,家里面她草心得比较多,家里买东西走账也从六嫂那边走,有什么不清楚的你们问六嫂就行。”

    六嫂连忙答应下来,客气地目送江明彦进主院。

    听说家里要进人,还是照顾孩子的活儿,这个活儿和主人家亲近,六嫂还在担心自己以后会不会被排挤。

    没想到阿,家里进了两个比她年纪大的人,她自己居然成了家里的大总管了。

    凯叔和万婶安顿下来后,张惠且观察了几天,六嫂和他们处得挺好。

    有凯叔负责看门、扫雪、清理家里的杂物,六嫂腾出手来,还有万婶帮把手,家里的饭菜一下上了个档次。

    万婶夫妻俩是东北人,张惠还吃到了正宗的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