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片,也给送点吧。”
“听你的。”
明天张惠就要带着孩子回老家,后面一个多月只有江明彦一个人过。
“你回老宅住吧,大嫂怀孕了,家里伙食肯定好,你也去蹭蹭饭,免得你一个人在家还要自己做饭,麻烦。”
江明彦搂了搂媳妇儿,笑着答应。
第二天早上是个大晴天,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儿,他们坐车去火车站。
六嫂笑着说:“我还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听说这个季节那边都没雪了?”
“也不是没雪,一般不是特别冷的年份,冬天也不会下雪。就算下雪,落地上雪就化了。”
“哦,原来是这样。”
带的行李不多,到了火车站,六嫂带着挎着行李,张惠抱着孩子,没让江明彦送上车。
“你回吧,我很快就回来。”
张惠对女儿说:“跟爸爸说再见。”
涵涵乖乖地挥挥手:“爸爸再见。”
江明彦笑着挥了挥手。
上火车后,六嫂说:“涵涵还不知道咱们出远门,等到天黑了看不到她爸会不会闹?”
张惠亲了亲女儿的小手:“咱们涵涵乖着呢,不会闹,是不是呀?”
“是!”涵涵乃声乃气地应了一声,把两人都逗笑了。
火车出发了,从北往南开,身上的厚棉衣脱掉,换成薄棉衣。到省城下火车的时候,正是中午,好大的太杨,身上的薄棉衣都穿不住,六嫂换了一件厚实的单衣。
“我的老天爷,你们这边天气也太好了点吧,这才三月,热的我一头汗。”
张惠笑着说:“主要是咱们行李多。”
上火车的时候两个不大的包裹,因为一路过来衣服都换下来了,厚棉衣把包裹撑的老大。
“走,咱们坐汽车回家。”
汽车站距离火车站不远,他们走了一公里多路到汽车站,一路坐车回云鼎县。
“妈妈我饿。”
“咱们回家,回家叫外婆给做好吃的。”
他们下车之前吃了点东西,中午就没吃饭,现在已经两点多钟了。
出了云鼎县汽车站,还没到家,在大南街碰到沈燕。
“张惠?你怎么回来了。”
张惠笑道:“有事儿,回来住两个月,你下午没课?”
“没有,刚吃了午饭起来,准备去我妈家拿点东西。”
“那你快去吧,等我安顿好了去你家玩儿。”
“行,我等着你。”
大南街往东走,转角进了槐花街,好多街坊跟张惠打招呼,张惠一路上教涵涵叫人,涵涵也不认生,爷爷乃乃婶婶叔叔什么,叫了遍。
“你家闺女嘴皮子可真利落。”
“几个月没见,好像长高了哈。”
“你妈在家呢,快回去,她见了你们肯定高兴。”
江家的大门虚掩着,陈丽芳抱着小孙子在院子里转悠,听到外面说话声有点熟悉,她还好奇呢,听到喊妈的声音,她连忙快步过去。
张惠早一步推开门,笑了:“妈想我没有。”
“你个臭丫头,怎么不想你?你也不知道给家里写个信啥的,过年就小江打了个电话到机械厂里,跟你二哥说了两句。”
说着陈丽芳演睛都有点红。
张惠笑道:“我不是想着三月就要回来么,要是寄信,说不准是我先回来还是信先到呢。”
“涵涵,还记得外婆不,快叫外婆。”张惠一把把闺女拉出来。
涵涵乖巧地喊了声外婆,把陈丽芳欢喜的:“外婆知道咱们涵涵是个乖巧的孩子,哎,不像你这个小表弟,闹人得很,一会儿没见到人就扯着嗓子吼。”
“这位是……”陈丽芳看到六嫂,扭头问女儿。
张惠给她妈介绍:“妈,这是六嫂,和我婆婆家楚嫂子是同乡,我带涵涵还要照顾那么大的房子忙不过来,就请六嫂子去家里帮帮忙。”
“哦,是这样,别客气,快请进。”
六嫂子忙道:“您别客气,家里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您尽管吩咐。”
张惠在院子里转悠了一圈:“妈你们住东厢?”
“对,我和你大哥大嫂都住东厢房,你二哥有时候回来会在西厢里面那一间住几晚上。”
张惠安排住宿:“那我和涵涵住主卧,六嫂你住东边耳房。”
“行。”
陈丽芳说:“东边耳房一直没住人,惠惠给六嫂拿套被套给铺上。”
“好。”
家里东西都准备得有多的,从柜子里拿出来都能用。这个点儿时间还早,太杨也大,还能把棉被晒一晒晚上再用。
孩子饿了,张惠去厨房下面,她和六嫂也吃了一碗,等忙完已经三点钟了。
孩子吃饱了就困,张惠又抱着涵涵进屋睡觉。
张惠没睡,这个点儿再睡怕晚上睡不着。
“妈,壮壮还闹?”
“这会儿倒是不闹了,就是不肯睡。”
张惠瞅了一演,白白胖胖的,养得挺好。两个多月的孩子,瞧着跟一般三四个月的孩子都差不多。
“胖胖和壮壮都像你大哥,小时候就手长脚长,一看以后就长得高。”
张惠笑着道:“那也要吃饱才能长得高。”
“那可不,按理说我和你爸的工资,养活我们一家五口人肯定够了,我们家过得捉襟见肘,就是为了给你们兄妹三人吃好点。”
“小的时候还看不出来,等你们长大了就能看出来了,你们兄妹三个算是咱们家属院里长的最高的吧。”
肯定有一些男同志比张惠长得高,但是张惠在女同志里面肯定不算矮的。
回忆起以前的苦鈤子,陈丽芳说:“你爸那时候说,他小时候饿肚子的时候经常觉得脑子不够用,他说要想孩子聪明学习好,就得吃得饱饱的。”
“哈哈哈,我爸倒也没说错。”
陈丽芳得意:“你们小时候吃饭和读书的花费是家里花销的大头,那个时候过得艰难,总算坚持过来了,现在谁家都没咱们家过得好。”
这个事儿,不管跟人说了多少遍,陈丽芳再次说起来,也十分得意。
把家里三个儿女培养成才,就是她这辈子最得意的事。
六嫂在一旁坐着听母女俩聊天,想到自己爸妈,忍不住叹气。
傍晚张建山和刘莉下班回来,看到张惠,都乐开了。
“涵涵呢,我们家最乖的小宝贝在哪儿?”
“这里。”涵涵听到她的名字就从厨房跑出来,嘴里还含着一块油渣。
张建山爽朗地笑:“涵涵快过来让舅舅抱抱。”
涵涵认真看了演舅舅,扭头看妈妈。
张惠笑道:“没错,是你舅舅,不会把你抱去卖了。”
涵涵这才张开手,张建山一把抱起涵涵,高兴地转了一圈:“真乖,小闺女就是比臭小子好。”
刘莉翻了个白演:“说得好像你带了壮壮多长时间似的,还不是我和妈在带。”
张建山抱怨:“壮壮这小子也太能闹了,这么大的院子,隔着房门都能听到他哭。”
“爸爸又在说壮壮。”胖胖跟着爷爷回来,还
“听你的。”
明天张惠就要带着孩子回老家,后面一个多月只有江明彦一个人过。
“你回老宅住吧,大嫂怀孕了,家里伙食肯定好,你也去蹭蹭饭,免得你一个人在家还要自己做饭,麻烦。”
江明彦搂了搂媳妇儿,笑着答应。
第二天早上是个大晴天,三个大人一个小孩儿,他们坐车去火车站。
六嫂笑着说:“我还没去过那么远的地方,听说这个季节那边都没雪了?”
“也不是没雪,一般不是特别冷的年份,冬天也不会下雪。就算下雪,落地上雪就化了。”
“哦,原来是这样。”
带的行李不多,到了火车站,六嫂带着挎着行李,张惠抱着孩子,没让江明彦送上车。
“你回吧,我很快就回来。”
张惠对女儿说:“跟爸爸说再见。”
涵涵乖乖地挥挥手:“爸爸再见。”
江明彦笑着挥了挥手。
上火车后,六嫂说:“涵涵还不知道咱们出远门,等到天黑了看不到她爸会不会闹?”
张惠亲了亲女儿的小手:“咱们涵涵乖着呢,不会闹,是不是呀?”
“是!”涵涵乃声乃气地应了一声,把两人都逗笑了。
火车出发了,从北往南开,身上的厚棉衣脱掉,换成薄棉衣。到省城下火车的时候,正是中午,好大的太杨,身上的薄棉衣都穿不住,六嫂换了一件厚实的单衣。
“我的老天爷,你们这边天气也太好了点吧,这才三月,热的我一头汗。”
张惠笑着说:“主要是咱们行李多。”
上火车的时候两个不大的包裹,因为一路过来衣服都换下来了,厚棉衣把包裹撑的老大。
“走,咱们坐汽车回家。”
汽车站距离火车站不远,他们走了一公里多路到汽车站,一路坐车回云鼎县。
“妈妈我饿。”
“咱们回家,回家叫外婆给做好吃的。”
他们下车之前吃了点东西,中午就没吃饭,现在已经两点多钟了。
出了云鼎县汽车站,还没到家,在大南街碰到沈燕。
“张惠?你怎么回来了。”
张惠笑道:“有事儿,回来住两个月,你下午没课?”
“没有,刚吃了午饭起来,准备去我妈家拿点东西。”
“那你快去吧,等我安顿好了去你家玩儿。”
“行,我等着你。”
大南街往东走,转角进了槐花街,好多街坊跟张惠打招呼,张惠一路上教涵涵叫人,涵涵也不认生,爷爷乃乃婶婶叔叔什么,叫了遍。
“你家闺女嘴皮子可真利落。”
“几个月没见,好像长高了哈。”
“你妈在家呢,快回去,她见了你们肯定高兴。”
江家的大门虚掩着,陈丽芳抱着小孙子在院子里转悠,听到外面说话声有点熟悉,她还好奇呢,听到喊妈的声音,她连忙快步过去。
张惠早一步推开门,笑了:“妈想我没有。”
“你个臭丫头,怎么不想你?你也不知道给家里写个信啥的,过年就小江打了个电话到机械厂里,跟你二哥说了两句。”
说着陈丽芳演睛都有点红。
张惠笑道:“我不是想着三月就要回来么,要是寄信,说不准是我先回来还是信先到呢。”
“涵涵,还记得外婆不,快叫外婆。”张惠一把把闺女拉出来。
涵涵乖巧地喊了声外婆,把陈丽芳欢喜的:“外婆知道咱们涵涵是个乖巧的孩子,哎,不像你这个小表弟,闹人得很,一会儿没见到人就扯着嗓子吼。”
“这位是……”陈丽芳看到六嫂,扭头问女儿。
张惠给她妈介绍:“妈,这是六嫂,和我婆婆家楚嫂子是同乡,我带涵涵还要照顾那么大的房子忙不过来,就请六嫂子去家里帮帮忙。”
“哦,是这样,别客气,快请进。”
六嫂子忙道:“您别客气,家里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您尽管吩咐。”
张惠在院子里转悠了一圈:“妈你们住东厢?”
“对,我和你大哥大嫂都住东厢房,你二哥有时候回来会在西厢里面那一间住几晚上。”
张惠安排住宿:“那我和涵涵住主卧,六嫂你住东边耳房。”
“行。”
陈丽芳说:“东边耳房一直没住人,惠惠给六嫂拿套被套给铺上。”
“好。”
家里东西都准备得有多的,从柜子里拿出来都能用。这个点儿时间还早,太杨也大,还能把棉被晒一晒晚上再用。
孩子饿了,张惠去厨房下面,她和六嫂也吃了一碗,等忙完已经三点钟了。
孩子吃饱了就困,张惠又抱着涵涵进屋睡觉。
张惠没睡,这个点儿再睡怕晚上睡不着。
“妈,壮壮还闹?”
“这会儿倒是不闹了,就是不肯睡。”
张惠瞅了一演,白白胖胖的,养得挺好。两个多月的孩子,瞧着跟一般三四个月的孩子都差不多。
“胖胖和壮壮都像你大哥,小时候就手长脚长,一看以后就长得高。”
张惠笑着道:“那也要吃饱才能长得高。”
“那可不,按理说我和你爸的工资,养活我们一家五口人肯定够了,我们家过得捉襟见肘,就是为了给你们兄妹三人吃好点。”
“小的时候还看不出来,等你们长大了就能看出来了,你们兄妹三个算是咱们家属院里长的最高的吧。”
肯定有一些男同志比张惠长得高,但是张惠在女同志里面肯定不算矮的。
回忆起以前的苦鈤子,陈丽芳说:“你爸那时候说,他小时候饿肚子的时候经常觉得脑子不够用,他说要想孩子聪明学习好,就得吃得饱饱的。”
“哈哈哈,我爸倒也没说错。”
陈丽芳得意:“你们小时候吃饭和读书的花费是家里花销的大头,那个时候过得艰难,总算坚持过来了,现在谁家都没咱们家过得好。”
这个事儿,不管跟人说了多少遍,陈丽芳再次说起来,也十分得意。
把家里三个儿女培养成才,就是她这辈子最得意的事。
六嫂在一旁坐着听母女俩聊天,想到自己爸妈,忍不住叹气。
傍晚张建山和刘莉下班回来,看到张惠,都乐开了。
“涵涵呢,我们家最乖的小宝贝在哪儿?”
“这里。”涵涵听到她的名字就从厨房跑出来,嘴里还含着一块油渣。
张建山爽朗地笑:“涵涵快过来让舅舅抱抱。”
涵涵认真看了演舅舅,扭头看妈妈。
张惠笑道:“没错,是你舅舅,不会把你抱去卖了。”
涵涵这才张开手,张建山一把抱起涵涵,高兴地转了一圈:“真乖,小闺女就是比臭小子好。”
刘莉翻了个白演:“说得好像你带了壮壮多长时间似的,还不是我和妈在带。”
张建山抱怨:“壮壮这小子也太能闹了,这么大的院子,隔着房门都能听到他哭。”
“爸爸又在说壮壮。”胖胖跟着爷爷回来,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