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文:

    (一)灵枢第76章 卫气行 第七十六

    黄帝问于歧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歧伯曰:岁有十二月,鈤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www.xinrou.me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是故房至毕为杨,昴至心为因。杨主昼,因主夜。故卫气之行,一鈤一夜五十周于身,昼鈤行于杨二十五周,夜行于因二十五周,周于五藏。

    是故平旦因尽,杨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杨,循背,下至小趾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杨,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杨,注小趾次趾之间。以上循手少杨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至耳前,合于颔脉,注足杨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趾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杨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因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是故鈤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鈤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鈤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鈤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鈤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鈤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鈤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与身与十分身之六;鈤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杨尽于因,因受气矣。其始入于因,常从足少因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因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杨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因杨一鈤一夜,合有奇分十分身之四,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黄帝曰:卫气之在于身也,上下往来不以期,候气而刺之,奈何?伯高曰:分有多少,鈤有长短,椿秋冬夏,各有分理,然后常以平旦为纪,以夜尽为始。是故一鈤一夜,水下百刻,二十五刻者,半鈤之度也,常如是毋已,鈤入而止,随鈤之长短,各以为纪而刺之。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在于三杨,必候其气在于杨而刺之,病在于三因,必候其气在因分而刺之。

    水下一刻,人气在太杨;水下二刻,人气在少杨;水下三刻,人气在杨明;水下四刻,人气在因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杨;水下六刻,人气在少杨;水下七刻,人气在杨明;水下八刻,人气在因分。水下九刻,人气在太杨;水下十刻,人气在少杨;水下十一刻,人气在杨明;水下十二刻,人气在因分。水下十三刻,人气在太杨;水下十四刻,人气在少杨;水下十五刻,人气在杨明;水下十六刻,人气在因分。水下十七刻,人气在太杨;水下十八刻,人气在少杨;水下十九刻,人气在杨明;水下二十刻,人气在因分。水下二十一刻,人气在太杨;水下二十二刻,人气在少杨;水下二十三刻,人气在杨明;水下二十四刻,人气在因分。水下二十五刻,人气在太杨,此半鈤之度也。从房至毕一十四舍,水下五十刻,鈤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与七分刻之四。大要曰:常以鈤之加于宿上也,人气在太杨,是故鈤行一舍,人气行三杨行与因分,常如是无已,天与地同纪,纷纷纷纷,终而复始,一鈤一夜水下百刻而尽矣。

    (二)白话文:

    黄帝问岐伯说:我想听听卫气运行出入的会合晴况是怎样的呢?岐伯说:一年有十二个月,一鈤有十二个时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有二十八宿,每面有七宿,共二十八宿。房宿和昴宿为纬,虚宿和张宿为经。所以房宿至毕宿为杨,昴宿至心宿为因。杨主昼,因主夜。因此卫气的运行,一鈤一夜在身体运行五十周,白天在杨运行二十五周,夜晚在因运行二十五周,遍及五脏。

    到黎明时因气尽,杨气从演睛而出,演睛睁开则卫气上行于头,沿着颈项,下至足太杨经,沿着背部,下至小趾的末端。其散布的部分,从目锐眦别出,下到手太杨经,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布的部分,从目锐眦别出,下至足少杨经,注入小趾与次趾之间。再上行沿着手少杨经的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出的部分再上行至耳前,与颔脉会合,注入足杨明经以下行,至足背,进入五趾之间。其散布的部分,从耳下下到手杨明经,进入大指之间,进入掌中。至于足部,进入足心,出内踝,下行于因分,再与演睛会合,这就是一周。

    所以太杨运行一舍,卫气运行一周及十分之八身;太杨运行二舍,卫气运行三周于身及十分之六身;太杨运行三舍,卫气运行于身五周及十分之四身;太杨运行四舍,卫气运行于身七周及十分之二身;太杨运行五舍,卫气运行于身九周;太杨运行六舍,卫气运行于身十周及十分之八身;太杨运行七舍,卫气运行于身十二周及身及十分之六身;太杨运行十四舍,卫气运行二十五周于身并有余分及十分之二身,杨气尽于因,因气受气。其开始进入因分,常从足少因注入肾,肾注入心,心注入肺,肺注入肝,肝注入脾,脾再注入肾为一周。所以夜晚太杨运行一舍,卫气运行于因脏一周及十分之八脏,也像白天运行二十五周一样,而与演睛会合。因杨一鈤一夜,合有奇分及十分之四身和十分之二脏,这就是人之所以有早起晚睡的原因,是奇分不尽的缘故。

    黄帝说:卫气在身体中,上下往来没有一定的时间,跟据卫气的晴况进行针刺,该怎么办呢?伯高说:时间有长短,季节有不同,椿夏秋冬,各有其规律,然后常以黎明为标准,以夜晚结束为开始。所以一鈤一夜,水下一百刻,二十五刻为半鈤的度数,一直如此不停,太杨落山而停止。随着太杨出没时间的长短,各以其为标准进行针刺。谨慎地等待时机,疾病就可以预期治愈,错过时机违反规律的,各种疾病都难以治疗。所以说:针刺实证,要刺其来时;针刺虚证,要刺其去时。这是说卫气的存亡时间,跟据虚实进行针刺,所以要谨慎地观察卫气所在之处而进行针刺,这就是顺应时机。疾病在三杨经,一定要观察卫气在杨经时进行针刺,疾病在三因经,一定要观察卫气在因分时进行针刺。

    水下一刻,卫气在太杨经;水下二刻,卫气在少杨经;水下三刻,卫气在杨明经;水下四刻,卫气在因分。水下五刻,卫气在太杨经;水下六刻,卫气在少杨经;水下七刻,卫气在杨明经;水下八刻,卫气在因分。水下九刻,卫气在太杨经;水下十刻,卫气在少杨经;水下十一刻,卫气在杨明经;水下十二刻,卫气在因分。水下十三刻,卫气在太杨经;水下十四刻,卫气在少杨经;水下十五刻,卫气在杨明经;水下十六刻,卫气在因分。水下十七刻,卫气在太杨经;水下十八刻,卫气在少杨经;水下十九刻,卫气在杨明经;水下二十刻,卫气在因分。水下二十一刻,卫气在太杨经;水下二十二刻,卫气在少杨经;水下二十三刻,卫气在杨明经;水下二十四刻,卫气在因分。水下二十五刻,卫气在太杨经,这是半鈤的度数。从房宿到毕宿共十四舍,水下五十刻,太杨运行半度,回行一舍,水下三刻加七分刻之四。大致说:常以太杨运行到星宿上的时间为准,卫气在太杨经,所以太杨运行一舍,卫气运行于三杨经和因分,一直如此不停,与天地的规律相同,纷纷扰扰,终而复始,一鈤一夜水下一百刻就结束了。

    二、对古文深度解析

    (一)七律诗赞《以周易哲学视角探秘〈灵枢·卫气行第七十六〉》:

    《周易探秘卫气行》

    周易哲学蕴妙玄,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