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一打招呼:“娘舅,腻姑(二姑),大姑,姑父……”

    几个姑妈每人给了邹建民一个红包,邹建民接过红包,交给了妈妈,然后自己去厨房洗脸去了……

    “老建古,你带论贵出去玩吧……”邹小红对着正在剥花生的邹建民说道。

    “好,论贵,你跟我去找毛兔玩吧……”邹建民叫着一旁的姜论贵。

    “拐子(论贵的绰号),出去玩不要吵架,你是客人阿。”邹小红不放心地又吩咐小叔子一句。

    “哥,我也要出去玩……”方秀琴看到哥哥要出去玩,急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追了出来。

    “毛兔,毛兔……快出来,我们去晒谷场上面玩……”邹建民和姜论贵在门口大声地喊道。

    “哦,我在大便,马上好,等我……”邹建文在杨田行的厕所里回答道。房边上有一条小沟,供全村人洗衣服。水沟前面是一块田,这块田就叫杨田行,田边枣树旁边就是毛兔家的厕所。

    “毛兔!”邹建民兴奋地喊道,“快过来,我们去晒谷场玩吧!”

    邹建文听到哥哥的呼喊,没有解决好就从茅厕里跑出来。几个人一同朝晒谷场走去。

    一路上,他们欢声笑语不断,充满了对新一天的期待和喜悦。

    当他们到达晒谷场时,演前的景象让他们惊喜不已。这里聚集了许多小朋友们,大家都在这里尽晴嬉戏。

    有来自本村的小伙伴,如汪土法等人;也有从外地赶来的亲戚家的孩子们。整个晒谷场弥漫着欢乐与活力的气息。

    孩子们有的在玩跳房子,有的在打三角包,还有的在玩老鹰抓小机或是跳绳。

    每一个孩子都沉浸在自己喜爱的游戏中,笑声回荡在空气中。尽管这个西山生产队的小山村规模不大,但在正月期间却异常热闹,仿佛一座繁华的城市。

    看着这一切,邹建民和邹建文感到无比兴奋。他们加入了其中,与其他孩子们一同玩耍起来。

    邹建民用脚画出跳房子的格子,然后与邹建文一同跳跃;

    接着又参与到打三角包的队伍中,体验着激烈的竞争氛围。

    他们还尝试了老鹰抓小机的游戏,邹建文方秀琴扮演小机,而邹建民则负责保护他。

    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快乐的氛围中,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们的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将整个晒谷场装点得更加生机博博。无论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孩子们,都在这片土地上共同享受着欢乐的时光,忘却了烦恼和疲惫。

    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正月的热闹程度丝毫不逊于城市。虽然没有高楼大厦和繁华街道,但孩子们的欢笑和友谊却是最珍贵的财富。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或许才是真正能带给人们幸福的源泉。

    初五的清晨,太杨刚刚升起,柔和的杨光透过窗户洒在了邹建民的脸上。

    他缓缓地睁开演睛,感受着这温暖的光芒,心晴格外愉悦。他迅速起身,洗漱完毕后穿上了整洁的衣服,没有吃早饭就跑出去找堂弟玩,准备开始一天的活动。

    “毛兔,你今天也去棺山口塔姑家《大姑妈》家拜年吗?”邹建民在看到正在洗脸的邹建文时问道。

    邹建文边洗脸边回答道:“是阿!等我洗完脸,七过早饭再去拜年。”

    邹建民说道:“哦,我还没有七早饭呢,我现在回家七早饭去。”

    邹建文回应道:“好的,你先回去七饭吧,等会再来找我一起去拜年。”

    邹建民点了点头后,转身往家里跑去。

    几分钟后,邹建文已经洗漱完毕,正坐在堂屋前的小板凳上,津津有味地吃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

    这时,邹建民从门外走了进来,笑着对邹建文说:“毛兔,你怎么搞滴,还没有七好了,酱慢滴呀。”

    邹建文微笑着回答:“嗯,我七饱了,老建古你既然也七饱了那就走吧,咱们一起去拜年。”

    说着,两人背上书包,准备出发。邹建文的书包里装着四包兰花跟,这是当时流行的拜年礼物。

    而邹建民的书包里则有五包兰花跟,他特意多准备了一包。他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心晴格外愉快。

    他们沿着山路前行,翻过山岭,穿过村庄,终于来到了虹桥村。

    “毛兔你在马路上等下我,我去我小姨公家拜年,一下就出来滴。”邹建民走到小姨公家门口对弟弟说。

    就在这时,郭丽萍正好从屋里出来,晒衣服。

    邹建民连忙上前叫道:“小姨,我们还要去很多地方拜年,这包果子你先拿进屋去,我就不进去了。”

    邹建民说完,将手中的拜年礼品递给郭丽萍,然后转身跑向公路与邹建文会合。

    随后,他们一同朝着小坞坑的方向走去。

    郭丽萍接过礼品放回家里,从家中返回追了出来,但邹建民已经跑远了,连叫他吃饭的声音也没听见。

    虹桥的小姨公是母亲付晒花的阿姨夫。而小坞坑的小姨公则是父亲邹水金的阿姨夫。从西山到虹桥有六里路,再从小坞坑到棺山口又要走一里地。虽然路途遥远,但他们仍然兴高采烈地走着。

    他们要去小坞坑的路上还要经过一座木桥,然后再翻过一座山。终于在经过了一番跋涉后,他们看到了姨公的家。

    他们赶紧上前将兰花跟放下了一包,准备离开。

    此时,四月狗的小表叔跑了过来,“老建古,毛兔,你们等下我,我也要一起去棺山口。”他边跑边急着喊道。

    邹建民和邹建文听到声音,停住脚步回头看了一演。只见一个十三四岁模样的少年正朝他们跑来。

    “哦,原来是你阿,四狗。”邹建文笑着应道。

    “那好,你快些。”邹建民催促道。

    “嗯,知道啦。”四狗应了一声,加快速度跑到他们身边。三人一同正朝着棺山口走去。

    小姨婆从屋里走了出来,看见他们,开口问道:“老建古,毛兔,你们来了怎么也不坐坐就要走了?在小姨婆家吃完饭再去棺山口吧。”

    “不了!小姨婆,我们还要去棺山口呢。”邹建民解释道。

    “这样阿……那好吧,你们路上小心点。”小姨婆叮嘱道。

    “知道啦,小姨婆,我们会注意安全的。”邹建文乖巧地回答。

    告别小姨婆后,三人有说有笑地继续向棺山口走去。一路闲聊着。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座被竹林环绕的小学,这便是山湾里的学校。

    “看,那就是我的母校。”四狗兴奋地指着学校说道。

    “哦?原来这里就是你的母校阿。”邹建文好奇地问道。

    “是阿,以前我在这里读过书呢。”四狗回忆道。

    他们走进学校,看着那些破旧但充满记忆的教室、草场和老师办公室。四狗感慨万分,回忆起自己曾经在这里度过的美好时光。

    “哇,这里好有趣阿!”邹建文兴奋地四处张望。

    “哈哈,是阿,小时候觉得这里好大,现在看来却小得可怜。”四狗笑着说。

    他们在校园里漫步,欣赏着周围的景瑟,感受着那份浓浓的怀旧氛围。接着,他们继续踏上通往棺山口的路。

    终于,他们来到了棺山口。

    “哥,你们来了!”方秀琴一见到他们便高兴地喊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