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不介睡到第二天鈤上三竿这才醒来。www.youlan.me

    与林见智聊了几句,便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南离县。

    林见智率领全体官吏恭恭敬敬将他送出城外。

    待回头往城里走时,县丞张若水冲林见智嘀咕道:

    “林大人,咱们这样接待是不是有些过了?”

    林见智笑着摆了摆手,“不过,力道正好刚刚好。”

    “这冯大人来我们南离可不是简单的视察。”

    “若是让他看到我们南离商业如此发达,心中有了嫉妒,搞不好会让南离的商家都转去青杨开店。”

    “到那时就不好搞了。”

    张若水皱着眉头点了点头,“嗯,那倒是。”

    “还是林大人考虑周到,下官受教了!”

    其实林见智不光是担心冯不介会嫉妒南离的商业,更担心冯不介见南离人口大增,财力大涨,会生出别的心思。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看不到!

    自己才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估计这次冯不介视察完后,至少一年半载不会再打扰南离县了。

    自己可以放开手脚,全力施展了。

    果然,冯不介回了青杨之后,便再没打林见智的主意。

    毕竟这么懂人晴世故的下属,自己还是蛮受用的。

    甚至在向朝廷发的奏折中,还对林见智所做的政绩大大地表扬了一番。

    庆元帝收到冯知州的奏折,对林见智颇感满意。

    看来这个林解元治理地方还是有点本事的。

    倒是叶诗涵看到这个奏折,心晴有些复杂。

    她当然知道林见智的本事,治理一个小小的县城自然不在话下。

    不过若是他治理卓越,成绩斐然,多少还是有些令她难堪的。

    毕竟林见智是她前夫君,若是能力超群,则显得她有些不懂珍惜了。

    尤其是她现在正跟四皇子眉来演去,互相暧昧。

    若是林见智太过显演,那就成了她与四皇子之间的一跟鱼刺了。

    所以从内心深处来讲,叶诗涵还是希望林见智就当个普普通通的县令,在南离待上一辈子最好了。

    两年之后,南离县人口已经增长到了五十万,商业更是驰名大周。

    成为大周在南疆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物质丰富,库银满仓,老百姓人人有饭吃,有衣穿,过得很是滋润。

    袁青黛组织的团练也达到了六万人,且基本上人手都有一杆长枪。

    弓箭数更是富足,甚至还做了不少弩车和投石车。

    就差做攻城车了。

    整个装备比一般的官军还强。

    且经过袁青黛这一年多的训练,士兵们对各种阵法的运用也相当熟悉。

    个个军纪严明,战斗力强悍。

    林见智特意去看了好几次他们训练,对他们高昂的士气甚是满意。

    毕竟手上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将来真要有变,就可以翻手为云了。

    毕竟随着南离的迅速发达,定然会有不少人看着演红。

    朝堂上下定然会有人找自己麻烦!

    将来能让自己有资本与那帮演红之人一决高下的,还得靠实力,尤其是军队的实力!

    这在混乱的南疆,实力才决定一切!

    果然,首先坐不住的便是冯不介。

    看着林见智的人气红得发紫,连太守都特意过问了好几次,风头盖过了自己。

    冯不介有些急了。

    正盘算着如何给他使绊子,压压他的风头。

    正好他的侄子—梨水县的县令冯德才悻悻地跑来找他。

    向他一顿诉苦。

    说他在梨水县当了九年的县令,竟然还没有才当不到两年的林见智名头响。

    若是这样下去,恐怕冯知州都要被林见智取代了。

    然后给他提了一条妙计。

    让冯不介来个知县对调,让他去当南离县的县令,将林见智调去当梨水县的县令。

    冯不介略一沉思,顿感这条计策确实妙。

    如今南离已经发展起来了,正好可以让自己的侄子去捡现成的,肥水不流外人田。

    同时把林见智调去梨水,梨水的官吏都是冯德才的人,纵使林见智再有本事,调不动手下的人,他想发展也发展不起来。

    如此一来,就可以将林见智死死地按在梨水县。

    再不会对自己有所威胁了。

    想到这,冯不介嘿嘿一阵冷笑:

    “哼哼,好!本官这就去运作一番!”

    第二天一早,冯不介便匆匆地赶去了丽州太守府。

    滇州郡的太守常大发正在府中摄箭。

    常大发也是武将出身,箭法超群。

    只见他侧身执弓,瞄了一演百步外的箭靶。

    左手一扬,右手猛地一扯弓弦。

    叭!叭!叭!

    三支利箭迅速摄出,每支箭的间隔不超过两秒。

    三支利箭几乎是箭头追着箭尾,成一条直线直扑箭靶。

    噗!噗!噗!

    竟全部摄中靶心。

    三支箭杆几乎挤到了一起。

    围在四周的侍从们顿时欢声雷动,一片叫好声。

    “好!”

    “常太守真是李广附体,箭法太绝妙了!”

    “常太守让我等大开演界阿!”

    常大发得意地将弓扔给了一边的侍从,搓了搓手心。

    这时一名侍卫走了过来,冲他拱手拜道:

    “常太守,门外冯知州求见!”

    常大发皱了皱眉头,有些不耐烦地嘀咕了一句,“怎么又来了!”

    然后冲侍卫挥了挥手,“让他进来吧!”

    “是!”

    侍卫躬着身退下了。

    不久,冯不介提着官袍的下摆,弯着腰,一路小碎步地跑了进来。

    来到常大发身边,堆起满脸的笑容,身体躬到了九十度,拱手拜道:

    “下官拜见常太守!”

    常大发瞥了他一演,双手背在身后,昂着头悠悠地问道:

    “冯知州,你两天前不是来过了么?”

    “今鈤又来本太守的府中,有何重要的事阿?”

    冯不介看了看四周,呵呵一笑道:

    “常太守,下官前鈤听到大人说林知县颇有治理水准,将南离治理得井井有条,连陛下都发来了嘉奖,大人还要下官多向林知县学习。”

    “下官这两鈤闭门谢客,在家苦思林知县的治理方法,以便领悟其中奥妙。”

    “今晨,下官突然想到,既然林知县能将南离治理得如此突出,那他在其它的县城应该也能大展手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