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的:“你还要在那里待多久?”

    杨巍很笃定:“至多三年。”

    杨柳将百画生赠的瓶瓶罐罐都拿出来,一一摆在桌上,“师祖给的,兴许对你有用。”

    忆起往事,杨巍也多有唏嘘。

    守在外面的卫兵已经开始催促:“大人,可汗要见杨大人。”

    杨柳不能待在这里了。

    临到帐口时,杨柳忽然回头,正撞上杨巍收回目光。

    “年关时,我在京城等你。”

    这句话轻飘飘的,一如她走后带起的门幔,但杨巍还是听得一清二楚。

    ……

    杨柳见了夏不秋,便要行礼。

    夏不秋却止住了她,遣散奴仆,深深地望着她。

    杨柳笑问:“可汗寻下官,所为何事?”

    夏不秋的神瑟几经变幻,纯伴嗫嚅,最终道:“杨大人的恩晴,本王一直铭记在心。然而两国邦交,容不得本王儿戏。”

    杨柳明了,这是上午碍于她在,放不开手脚谈判,要趁现在和她挑明了,下午时好大干一场。

    她笑容不变:“思交和邦交,下官还是分得清的。可汗为你的突厥你的百姓,下官为大雍的王朝和百姓,各显神通并不可耻。”

    夏不秋颔首,诚恳道:“杨大人,若本王是孤身一人,为大人而死也在所不惜。可如今本王既是突厥可汗,就要为治下的百姓尽一份心。”

    杨柳道:“可汗,若是大雍与突厥在边境互市,你是否赞成?”

    夏不秋压下激动:“自然。”

    如此,杨柳也就不多留,起身欲告辞。

    夏不秋却在身后叫住她:“杨大人……你知道吗?突厥的百姓和大雍的百姓没什么不同,都是劳苦、贫穷的,甚至连大雍的百姓还不如。”

    杨柳站着没动弹,静静听他诉说。等他说完了,回头笑道:“立场不同,各为其事。身在其位,不得不为。这世上最不愿意看到战争的,恐怕就是百姓。但世事常不如人所愿。若可汗威胁到大雍,下官的立场不会变。至于可汗的动向,下官亦无心置喙。”

    夏不秋苦笑,望着杨柳远去的背影。

    他跟本就无人可说。这两边,哪边他都割舍不下,哪边他都不能不顾。

    何况突厥的青壮男子折损许多,十年之内,对上大雍跟本无一战之力。等下一代长成,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涣散的部落联盟,对上他这个不属于任何部落的王子,也几乎没有多少凝聚力。

    停战协议,他求之不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