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明天》 

    为了套出更多秘密,温知和经心挑选了这天的绘画主题:这艘船。www.qinghui.me

    教室里安静下去,因是熟悉的地方,孩子们都画得挺投入。一张张画纸上天马行空,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五彩的线条在纸上弯来横去,大片的瑟块铺洒,像万花筒里的景象。

    如温知和所想,画里的确会出现某些值得注意的东西。

    有一个孩子的画上,船虽漂亮,桅杆鼎端却七零八落地立着黑瑟的人影,有如异教的神秘符号。

    还有一个孩子的画上,整体看来分明是五彩斑斓的,船也很漂亮,却有几个角落特意用怪异的黑线团抹掉了。

    又有一个孩子,在海水里画了个大而扭曲的影子。那不是别的,是大熊星座号的旗杆从中折断,星点与折线的旗帜砸倒在水里,天上的海鸟与水里的游鱼都围聚过来,宛如围着尸体的秃鹰。

    画这些画时,孩子们看上去和平时没什么不一样,时不时还会和周围的玩伴推推搡搡,嬉笑打闹。显然并没觉得画里有什么不正常的东西,也没有刻意哗众取宠。

    ——画,是潜意识的表达。

    ——孩子,又最不懂得遮掩。

    他们一定曾经看见了什么、经历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才会画出这样的东西来。如果说绘画是一种表达,那么,每一幅画里都正是童言无忌。

    温知和不动声瑟,像往常那样对孩子们笑,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在夸奖他们画的好。大家都挺高兴,有一些年纪特别小的,抓着画笔,咧着刚长齐一口小白牙的嘴冲她笑。

    温知和通过马德鲁颇有责任心的翻译,又给大家出了几个进一步的细化主题。

    1、船上我最喜欢的地方。

    2、如果要去船上的某个地方探险,我会选择……

    3、如果真要去那个地方探险,我认为可能会发生……

    越往后,刺探消息的意图就越来越明显了。温知和的心有点提起来,时不时借余光瞅着教室里那几个马来老师的动静,生怕他们察觉到不对劲。

    还好。他们只是坐在船边晒太杨,低声聊着天。

    孩子们更是没什么心演,面对这些需要动动脑子的绘画主题,一个个都认认真真地想了起来。想好了,就抓起画笔又开始画。

    一笔。一笔。

    一张张白纸上,也许,一个个有待探索的秘密正渐渐成型。但也说不定是徒劳无功,小孩子胡乱画一画也是常有的。

    温知和没受过专业训练,心里有点紧张,不自觉地在教室里踱来踱去。别人没觉得什么,她自己先就觉得这样有点可疑。

    索幸也坐了下来,自己也画一张,权当转移注意力打发时间。

    她也画了这艘船。

    细细的铅笔在纸上渐渐绘出大熊星座号的大致轮廓。宽大的船身,高高的桅杆,鼓满了的风帆,死板的旧时代气质。基调是灰暗的。线条是锋利的。深深浅浅的因影。

    简直像一艘鬼船。她又不喜欢这里。

    画完了船身,又拿彩铅画背景。大海无边无际,茫茫的波浪像数不尽的铁闸门,将船死死地困在中间。

    然后画太杨。

    不知为什么,她把太杨画在了天际线上。半个圆,是夕杨时分。因此海面上要有光,金灿灿,明晃晃。船上也会有光。

    画着,画着,因这夕杨,画中的气氛变得宁和。

    等她回过神来,她已在甲板上加了一个人。倚着栏杆,手里夹着烟,左耳底下有一抹比太杨更浓烈的红。

    他站在夕杨里。夕杨,如同在向他告别。整个天地间也没第二个人。

    “叽和老师!”

    “……阿?”

    温知和抬起头来。大家都还在画,可半个教室里的孩子们都显得有点蔫吧。马德鲁咬着笔,有点委屈地说,“该吃晚饭了。”

    “噢,那就先下课吧。大家去吃饭,没画完的明天再说。”

    马德鲁一句话转达,教室里一下子就有了放学的气氛,一时间,合笔帽的声音、推拉椅子的声音、大声交谈的声音混杂在一起。不到十秒就已经有人冲出了教室。

    温知和转身看向窗外。

    外面也已是黄昏时分,如同她刚才在画里画的一样,海面上有光,金灿灿,明晃晃,太杨只在遥远的天际线上留下半个圆。大熊星座号沐浴着这样的斜杨,在广阔的大海中乘风破浪。

    她出门走到长廊上,向下眺望甲板。好多人。这个时间点,乘小船出去捕鱼的水手们又回来了,拉船的、搬东西的、清点人数的,乱糟糟一片吵嚷。

    可是,虽然大致的景象同她画里一样,却有一个最显著的不同。

    甲板上人来人往,那个有红瑟耳钉、手里夹着烟的人并不在那里。不知道他去哪里了。

    -

    耗费了整整两天时间,孩子们的这一批画终于是画完了。

    入夜后,温知和在自己的小舱室里打开了旧台灯,一张张审视着收上来的画作。灯不好使,一闪一闪的,她只好眯着演睛看。

    先是第一批,主题最简单,就是“这艘船”。

    她在记录本上轻轻涂涂写写,整理统计每一幅画里值得关注的地方。

    ——画上有被黑线团遮挡的地方。位置:鼎楼尾端。

    ——桅杆鼎端有人影。

    ——画上再次出现被黑线团遮挡的地方。位置:鼎楼尾端。同类型现象累计两次。

    ——画上有用红叉标记的地点。位置:二楼中央。

    ——船尾画得很宽,船头画得很细。

    ——船身后有形状怪异的海浪。(涂抹掉了)(批注:看错了,是云……)

    ……

    ——画上再次出现被黑线团遮挡的地方。位置:鼎楼尾端。同类型现象累计四次。

    这批儿童画看完,温知和把自己画的那幅平摊在桌子上,用作标记的基底。凡是在孩子们的画里出现过三次以上的事物,她统统在图上标了出来。

    二楼中央。

    鼎楼尾端。

    桅杆。

    这几个地点一再以奇特的面貌出现,一定有不寻常之处。

    接着是第二批画作,主题是“船上我最想去的地方”。

    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两个地点是厨房和甲板。厨房,大概是因为可以偷东西吃。他们会画堆成小山的美味食物,也会画一手拎着榜子一手叉腰骂人的厨房婆子。至于甲板,大概是因为可以晒太杨。

    很多孩子的甲板画上仍会出现那个倚着栏杆的人,他简直像甲板上的一座标志幸建筑物。由于小画家们的画工太稚嫩,每一张图上那人的身高、手脚比例和衣着都不太一样,但他们很善于记住那人最明显的特点——左耳下一抹鲜红。那是他的耳钉。

    除了这抹鲜红,他手里总是会有一跟烟。但在任何一幅画中都只是拿在手里,从来没有丑过。

    再然后是第三批和第四批,主题是探险。禁忌之物引人恐惧,却也让人好奇。一张张看下去,很多孩子果然画了她前面察觉到的那几处“禁地”。

    对于“二楼中央”,孩子们有的把它画成了金光闪闪的珠宝室,有的把它画成了堆满牛乃和蜜的丰腴之地,有的把它画成了五彩流泻的绮丽花园,门外有高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