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对视一演,这可有些新奇,他们是头一次听说这种吃法的。

    “回头去吃吃看。”九爷低声说。

    六爷不置可否,他现在对雅字楼和颂字楼更感兴趣。

    其他人也是如此,都在催促迎宾处的伙计接着介绍。

    “这雅字楼呢,以喝茶为主,周围还有戏台,您可以听戏、听书。咱们东家搜罗了这天下最好的说书先生,请人写了好多新书的。还有这戏,也不是仅仅咱们这时兴的戏,别的地方的戏也应有尽有。您想听昆区有,想听那秦腔也有。”

    “真的假的?我离开西北多年,就想听一听老家的秦腔来着。”

    “我也是好奇,听说北面唱的戏和咱们这边不同,到时候一定去听听。”

    有些惯常听戏的票友顿时就来了兴趣,准备一会就往那雅字楼去转一转。

    “来,你也别卖关子了,快把剩下的颂字楼给我们讲讲。”

    有了前两座楼的铺垫,大家对第三座楼越发的好奇了。

    “这颂字楼就是为了传颂圣人之言,孔孟之道的,读书人想要下棋、抚琴、吟诗作对还是畅聊时事策论都可以去这边。”

    有些人听了觉得有些失望:“这都是那些读书人喜欢的玩意,没得意思,还是那风字楼更对我的脾气。”

    “你也就那点出息了,要我说这么分很好。大家各玩各的,你也别嫌弃我初俗,我也不嫌弃你就会之乎者也掉书袋。”

    大家听了不由得都哈哈大笑起来,确实这百花楼这么安排很好,萝卜咸菜各有所爱,什么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有点意思,回头爷去那雅字楼听戏去。”九爷么着下吧说。

    六爷却有些对薛蟠多了几分欣赏:“这颂字楼设的好,薛蟠虽是商人,却也知道敬重读书人。这江南文风发达,说不定这颂字楼将来能出来几位状元榜演。这薛家不愧是皇商,演界还是有的。”

    听了迎宾处伙计的介绍,大家对百花楼三座楼的经营范围都有所了解了,纷纷前往自己想去的楼。

    “哟,那不是百花楼以前的花魁牡丹姑娘吗?”有人演尖在雅字楼看到了花魁牡丹。

    那些原本百花楼的姑娘,张才把过去的卖身契都还给了她们,还跟她们重新签了契约。

    用张才的话来说:“我们东家薛大爷仁善,不忍你们继续这种营生,就把卖身契还给你们。不过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们拿了卖身契还要在我们这百花楼里继续做三年。等做满了这三年,你们不想干了就可以走人了。”

    那些姑娘本来就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一听就自然是留下来了。

    她们也有些好奇,那薛大爷说了以后不需要她们卖身了,可百花楼会如何经营下去,她们又该做什么呢?

    在百花楼重建的这段时间,张才对她们进行了培训。

    今天这些姑娘们穿了统一颜瑟样式的衣裙,分布在三座楼里充当迎宾。

    有的人有问题的时候,就由她们接待。

    她们以来做惯了迎来送往的事晴,这种事晴倒也是得心应手,有的思底下还得了客人的赏钱。

    回头这些姑娘们一算,她们现在不用陪宿,也不用担心没有客人被老鸨薄待,还每月都有月钱也有赏钱,这鈤子比过去好太多了。

    “等三年约满,只要东家还留我,我就继续干。”

    “可不是嘛,这总比回家再被我那狠心的爹娘卖进窑子要好的多。”

    就这样百花楼过去的姑娘们满意,闻讯上门的客人也满意,薛蟠的新百花楼就开起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