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顺太嫔富察舒月。www.yuyun.me

    先帝的顺嫔,新帝时的顺太嫔。

    一个顺字,足以代表着我的人生,既表示我的人生顺风顺水,没有大的困难,也表示着先帝和仪欣太后对我的期望,她们希望我能顺从,能乖乖的,能听话。

    其实我不喜欢顺字。

    我还是喜欢我的名字——舒月。

    月光皎洁,舒月,真是一个很好听很大气的名字,在我演中,在富察家族的女儿当中,没有比我更好听的名字了。

    包括仪欣太后娘娘。

    她的名字叫做仪欣,一点儿内涵都没有,还是很容易重名的名字,都不如若昭贵太妃的名字。

    但人家是太后,我只是个太嫔。

    其实我觉得,要是我比仪欣太后早生几年,要是我和沈太嫔等人一起进宫,没准儿成功的就会是我。

    当时的那些事晴,我也听说过。

    我也未必躲不开。

    但人生没有回头路,我晚了,一步晚步步晚,当我进宫时,后宫大局已定,我单凭自己的宫斗已经无法爬上高位。

    曾经不就是这样吗?

    那位喜爱舒贵妃的皇帝,他同样喜欢姐妹花,入宫姐妹花足足好几对,可姐妹花位分总是不一样,就如郭络罗氏,一个封妃,一个只封了贵人。

    这是皇帝压制家族的手法。

    轮到我这里,富察家族的嫡女已经成为皇后娘娘,除非皇后娘娘死,否则我不可能得到高位分。

    但皇后娘娘身体很健康。

    不知为什么,她足足生了八个孩子,还是那么健康,我的生母只生下我一个,身体就垮了下去。

    我没有机会。

    中国有句古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只能投靠当时的皇后娘娘,成为皇后娘娘的手中刀,换一个安稳的一生。

    我活了大半辈子,忽然回忆起从前来。

    我的一生很苦。

    一个庶女,终旧是不受重视的人。

    嫡庶之别,禁锢了许多人,让她们永远不得挣脱这个束缚。

    我出生时,身份是富察家族的庶女。

    我父亲,是富察家族族长的弟弟,有自己的兄长庇佑,他的官位虽不如族长,却也过得顺风顺水,看着是非常厉害的人物。

    可我母亲,身份非常低剑,她只是一个玩物。

    大清江南有著名风景,扬州瘦马就属于一绝,扬州瘦马不是马,是指一部分女子,意思就是,男人可以对这部分女子任意摧残和蹂躏,就像役使凌虐弱小的马匹一般。

    这是一个很恶心的词。

    偏偏在大清有很多人养瘦马。

    他们把贫苦家庭中的上好女孩买回后调习,教她们歌舞、琴棋书画,长成后卖与富人作妾或入秦楼楚馆,以此从中牟利。

    我的亲娘就是这样,她是被亲爹卖了的人。

    我阿玛用上千两白银,把我亲娘买了回去,为此还遭到了富察家族族长的一顿毒打,这件事在京城还闹得沸沸扬扬。

    可人们只说我阿玛风流。

    说他一掷千金。

    却从没有人怜悯过我娘,说一句我娘很可怜。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这件事被渐渐遗忘。

    我娘怀孕了,并生下了我。

    我刚生下来,就被阿玛命人抱走,我被抱到了嫡母身边照看。

    我娘当时以为,生下一个女儿,她的地位就会提升,会过得好一些,女儿只是暂时被抱走,没想到这次生产要了她的命。

    我娘生完我,便一直卧病在创。

    她身体本就瘦弱,人家是弱柳扶风,而她是蔫吧在地的柳枝,没一点儿生气,因此她一开始没有注意。

    后来,当她发现有人算计她时,已经晚了,她已经活不成了。

    她分析来分析去,想着我阿玛的一妻五妾,最后认为很可能是我的嫡母动了手。

    我娘分析完,不久就死了。

    有人问我,我是怎么知道的这些事晴?难道是阿玛或嫡母告诉我的?其实并不是。

    我娘在府中,结交了一个心腹丫鬟,能交心的那种,只因那个丫鬟命运和我娘差不多,同样都是被亲爹卖的的可怜人。

    我娘临死时,偷偷告诉那个丫鬟,等我长大,一定要让那个丫鬟跟我说我的身世,如果我有能力,就让我为亲娘报仇。

    要不是有那个丫鬟,我还真的会一直糊涂下去。

    ②

    我最早的记忆,就是被一个老嬷嬷交着,每天要守规矩,要给阿玛和嫡母请安,要让着姐姐们,行动时要有礼节……

    当我才五岁时,我就被迫学习才艺。

    我的嫡母可是处处为我考虑,倒真像一个嫡母的模样,她花银子给我请来师傅,教我学习。

    没当我觉得太累,不想学时,嫡母总是喜欢跟阿玛告状,她每次都是振振有词。

    说什么“老爷,您看月儿她多不听话,她是不是不喜欢我这个嫡母阿”“妾身可是花了大价钱,一点儿都没有亏待她”“多学些舞蹈歌曲,才能嫁一个好人家”……

    我当时听了,还真以为嫡母对我好,还曾痛哭流涕的表示自己错了,自己一定好好学习,还说什么母亲我以后一定好好学。

    现在想想,当时自己真傻。

    嫡母为我好,给我请才艺师傅,那她身为母亲,怎么不给她的女儿请几个同样的师傅?怎么都不让她的女儿学习?

    看看她们教的什么。

    舞蹈、歌曲……

    都是些勾引男人的技巧,这是做妾之人要学习的东西。

    再看看嫡姐,她学的是管家技能,学的是琴技,学的是诗词歌赋,人家的教导方式,才是为正妻的教导方式。

    我的嫡母,她吧不得我和我娘一样,做别人一辈子的妾,不得抬头。

    可惜我当时不懂。

    等到我十来岁时,那个我娘的丫鬟找到了我,跟我说了一切,她还说,她偶然发现,我的嫡母在菩萨面前提起过当年的事,承认过她杀我娘的罪孽。

    但已经晚了很多。

    我当时大部分技能已经学成。

    就比如说文学,当时我只是识字并不会多少。

    我知道一切后,只能偷偷恶补。

    而且,毕竟是十来年的相处,我与嫡母的感晴,已经培养出来了,我当时明知她是我的杀母仇人,却心晴复杂,不知如何是好。

    最后我只能在心里决定。

    再过十年,等十年后,我再决定如何做。

    就这样,我加快了学习的速度。

    ③

    自那件事过去又是几年。

    我长成了十四岁的大姑娘,这时,我像京城其他姑娘一样,可以偶尔出去走走逛逛,买点儿姑娘家喜欢的头花首饰。

    我经常借着出去玩的名义,偷偷了解外面的信息。

    我想给自己找个好出路。

    京城谁家有宴会时,我也被允许参加。

    那时候,我心思没那么多。

    有宴会时,我高高兴兴的前去参加,但在宴会期间,我和其他姑娘交往时,却感受到了自己地位的低微。

    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