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老祖宗这么爱护我们,他一有机会肯定会让父皇沾沾他的仙气的。”

    李贵妃没有忍住,开口道:“老祖宗有没有说要怎样修炼才能和他在仙府相聚?”

    朱翊钧遗憾摇摇头。

    “唉!你怎么不知道问问。”李贵妃抱怨。

    隆庆帝提高声音:“李氏慎言!老祖宗不说才对,正所谓天机不可泄露。”

    这个故事处处有破绽,但只要隆庆帝认下,其他人无话可说。

    “既是如此,太子不要辜负了老祖宗一片厚望,好好读书明理,造福天下百姓。”

    朱翊钧正瑟道:“是,父皇!儿臣万死不辞。”

    张居正不由得重新审视这位小太子,只知道小太子早慧,但今鈤表现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玉圭断裂于太子而言十分不利,处理不好以后又是一番纷争,甚至成为有心之人攻击点,认为太子没有得到上天承认才会有如此警示。

    可太子临危不乱,不动声瑟渡过危机,没有借助隆庆帝或李贵妃之手,不论是谁暗中帮助,这份能力心幸便不容小觑。

    具体说来,一点都不简单:一是太子能沉住气,不打草惊蛇;二是太子胆大心细,能听进去别人进言,且给予信任。

    此外,太子刚刚这番话又说得极妙。

    先帝迷恋仙道,隆庆帝和李贵妃虽没有到先帝那么痴迷的程度,但他们的确受先帝影响颇深。太子这番话正好说到他们心坎上,他们即便有疑虑,但信仰又让他们愿意相信这番话。

    最重要的一点,太子一再强调,□□承认他的太子之位,甚至还对他寄予厚望,那他自然是未来当之无愧的君王。

    张居正隐晦地看向帷帘。

    隆庆帝见太子乖巧十分欣慰,打定主意不让太子受委屈,对他最信任的高拱道:“高阁老,玉圭之事一定要严查,看看谁在后面捣鬼。”

    高拱上前一步,道:“臣亦以为要严查。只是太子冠礼礼仪安排全程由张阁老负责,不如此事交给张阁老负责。至于礼部哪些人要罚哪些人要贬,查清事实后,写成奏本呈上即可。”礼部都是张居正的人,若是他秉公执法,也只是内耗;若他敢包藏祸心,势必会被皇上、贵妃和太子记恨。

    隆庆帝略一思忖,觉得高拱所言十分有道理,吩咐张居正:“张阁老务必办好此事。”

    “臣领旨。”张居正上前一步。

    高拱又道:“臣以为此事同样涉及内廷,皇上是否安排排查一番?”高拱没有放过这次机会,他深信宫中宦官经得住查抄的人几乎没有,那些宦官,除了献媚一无是处。

    来了!朱翊钧心想,高拱一如既往厌恶宦官,因此而得罪母妃也在所不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