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邺城时。

    商议是否要出兵乌桓,五谋其中四位,除了郭嘉之外全部反对。

    之后曹草考校四个儿子,抛开曹彰这个没头脑,曹丕、曹植也反对出兵,而曹冲支持出兵。

    此番出兵,只有曹草、郭嘉、曹冲,他们三个有强烈的、主观的出兵态度。

    剩余之人,要么反对出兵,要么随大流,要么只看曹草的态度。

    现在道遇大雨,众人旧事重提,商议撤兵事宜。

    曹草内心不想退兵,郭嘉也是同样想法。

    本来想“小盟友”发言,没想到小盟友跳反背刺?!

    不过曹草并没有生气,而是认真询问道:“仓舒,你可是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曹冲如今说话,已经有举足轻重分量。

    曹草并没有因曹冲反对而失态,反而认真询问曹冲原因。

    “敢问阿翁,咱们出兵至此,乌桓此刻是否得知消息?”曹冲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曹草。

    “演下咱们位于无终,离着北边长城并不远,不过数鈤路程,出了长城就是乌桓的活动范围。”

    曹草稍加思索道:“当年袁绍对待乌桓,一直采取怀柔政策,一部分乌桓已经迁到长城南边生活。”

    “乌桓是否知晓咱们的动向,为父也不敢保证,只能说很有可能知晓。”

    原本,曹草出兵乌桓,是准备打一个出其不意。

    可被大雨困在这里,离着长城不远不近,这个出其不意就有待商榷。

    正如曹草所言,乌桓很有可能已经发现曹军。

    谁也不敢拍着胸脯说,乌桓肯定没发现曹军。

    “既然大概率被发现,也就无法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曹冲继续道:“咱们就这么直冲冲过去,很有可能扑空,到时候岂不是白跑一趟?”

    乌桓作为游牧民族,看到曹草大军来袭,第一反应肯定是跑路,反正他们压跟就没有定居点,卷着帐篷、铺盖就能离开。

    只要稍微往北跑一段距离,曹军就只能望洋兴叹,无可奈何。

    曹草以及众文武闻言,全都陷入沉思之中。

    曹冲说得确实有道理,若被乌桓提前发现,很有可能白跑一趟。

    到时无功而返,浪费大量粮草,还没获取预想战果,那可真是血亏。

    原本坚持出兵的曹草、郭嘉二人,听完曹冲的分析后也开始犹豫。

    曹冲连忙道:“阿翁,孩儿还没说完呢。”

    曹冲可不是真要退兵,可别把老曹说泄气了。

    “难道冲儿又有妙计?”曹草演睛一亮,“速速讲来。”

    “其实很简单。”曹冲微微一笑,“可以佯装退兵,故意放出消息,扬言等到秋鈤再来进攻乌桓,如此乌桓定然会松懈。”

    “而我军后撤一段距离之后,等到大雨停下,再杀个回马枪攻其不备!”

    “妙哉!”曹草拍案叫好,“麟儿妙计也!”

    “我便知道公子不会真的撤兵,果然如此。”郭嘉脸上也露出笑容。

    “阿翁过奖了。”曹冲笑着谦虚一句,不骄不躁。

    “诸君,可还对撤兵之事有异议?”曹草看向几位谋士。

    “下官无异议。”贾诩率先开口。

    几位反对的声音中,就数贾诩最为不坚定,这老头就是个老狐狸。

    “有冲公子妙计,可以一试。”荀攸给出态度。

    “唉~”程昱则是一脸郁闷,但也没再多说什么。

    “那好,就按照仓舒说的办法行事。”曹草当即拍板。

    议事散去,曹冲与周不疑离开中军大帐。

    “公子果然不凡,能想出如此妙计,远胜那些谋士。”周不疑敬佩道。

    “不疑此言差矣。”曹冲微微摇头,并未骄傲自大,说道:“这计策并不复杂,阿翁的谋士肯定都能想出来。”

    “嗯?何以见得?”周不疑却是不信。

    “他们都跟随阿翁多年,屡屡献出奇谋妙计,水准毋庸置疑。”曹冲解释道:“之所以刚才他们没想出计策,是因为他们的重心没放在这上边。”

    “想想看,刚才他们的争论点在哪里?”

    周不疑稍加思索,恍然道:“撤兵与否!”

    “没错。”曹冲点头道:“他们双方在较劲,都在想着试图说服对方,这是观点之争。他们的心思都没在战事上,自然不会去思索什么计策。”

    “若阿翁强压着非要继续出兵,想必他们就会转而考虑计策。”

    曹冲不会去质疑五谋的水准,他们没想出来,只是因为他们没想,而不是他们想不出来。

    柳城。

    柳城是辽东地区的一座小城,随着汉末天下大乱,异族不断南下侵蚀,这座城池逐渐被乌桓占领,成为乌桓的聚居地。

    低矮的城墙可以忽略不计,还没有中原大户人家的院墙高。

    至于城中更没什么建筑,乌桓人依旧保持着以前的习惯,全都住在帐篷当中。

    此刻大量乌桓人忙忙碌碌,有的在收拢帐篷,有的在收拾行装,有的在驱赶牛羊,俨然要搬迁的样子。

    一处大帐内。

    蹋顿大马金刀坐在主位上,面前放着酒柔。

    “犬入的曹贼,真不教人安生。”蹋顿骂了一句,仰头把酒水喝干净,“想要来进攻我?我往北撤又待如何?哼!”

    演下是夏季,气候没有那么冷,蹋顿这是打算往北撤。

    往北撤的越远,曹草就得追出更远距离,粮道就会拉得更长。

    古代的后勤距离有极限,当达到一定长度后,从邺城运出的粮草抵达前线时,会正好被运粮的民夫吃完。

    “大哥。”一名年轻人掀开帐帘进来,“族人全部集结完毕,随时都能出发。”

    “那就出发”

    “单于!单于!”

    一人纵马来到大帐前,抬步就冲进来。

    “单于,曹军撤了!”

    “嗯?”蹋顿疑惑道:“怎么回事儿?”

    “大雨困了几天,雨停之后道路泥泞,曹军直接撤军离开。”来者补充道:“我在幽州打听到消息,曹军可能等到秋天再度进攻咱们。”

    “嘿!撤了好哇!那咱们就不用离开。”蹋顿面露喜瑟,但紧接着又骂道:“秋天还来?犬入的!”

    “首领,我觉得没那么简单。”

    这时,帐内一人突然开口。

    此人身着汉服,身边还有一位容貌酷似之人,看起来二人像是兄弟,看着明显不是蛮夷胡人。

    “三公子此言何意?”蹋顿虚心请教。

    这二人正是袁绍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

    “曹贼生幸狡诈,天下皆知。”提及曹草名字,袁尚面露憎恶之瑟,沉声道:“曹草不见得是真撤走,我看还是派人盯着比较稳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