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卦总览:损下益上的生存智慧】

    《易经》中,“损卦” 紧接 “益卦” 之后,却暗藏玄机 —— 表面看是 “减损下方,增益上方”,实则蕴含 “舍与得” 的辩证哲学。『好评率最高的小说:迟暮小说网』就像农夫椿耕时翻耕土地,看似损耗了地力,却为秋收埋下伏笔;君主轻徭薄赋,看似减少了国库收入,却换来了民心归附。损卦的核心,是教人在 “给予” 与 “获取” 之间找到动态平衡,明白 “暂时的舍” 可能成就 “长远的得”。

    【卦辞原文】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卦辞白话详解:诚信为基,舍小得大】

    “损,有孚,元吉”:减损的前提是 “诚信”“损下益上” 并非强取豪夺,而是建立在 “信任” 之上。就像古代贤君征收赋税,若能以 “取之有时、用之有度” 取信于民,百姓便会心甘晴愿上交 —— 汉初 “十五税一”,文景二帝靠诚信赢得民心,成就 “文景之治”,正是 “有孚元吉” 的典范。反之,若如秦二世横征暴敛,失去信任,最终只会 “咎悔” 缠身。

    “无咎,可贞,利有攸往”:适度减损,方能长久“损” 不可过度,需坚守 “中正” 之道。就像给植物修剪枝叶,剪得太狠会枯死,适度修剪反能促其生长。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若一味压榨员工福利(“损下”),虽短期获利,却会导致人才流失;若懂得 “按劳分配,奖惩分明”(“可贞”),反而能 “利有攸往”,推动企业长远发展。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简素之心,胜过浮华“簋” 是古代祭祀的食器,“二簋” 指最简单的祭品。这句话的深意是:祭祀鬼神不在于祭品是否丰厚,而在于是否心怀诚意。就像《左传》中说的 “涧溪沼沚之毛,可荐于鬼神”—— 普通人用野菜祭祀,只要心诚,一样能表达敬意。延伸到生活中,真正的 “损益” 不在于物质多少,而在于心意是否纯粹。比如朋友落难时,一句真诚的安慰(“二簋”),胜过十两黄金的敷衍。

    【彖传解读:损益有时,顺应天时】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警匪破案小说经选:北挽阁】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彖传白话细析:动态平衡的处世法则】

    “损下益上,其道上行”:能量的正向流动损卦上卦为艮(山),下卦为兑(泽),象征 “泽水浸润山下,滋养万物”—— 就像百姓用劳作滋养君主,君主用仁政庇护百姓,形成良幸循环。这种 “上行” 不是单方面索取,而是 “下有所献,上有所报”。比如唐朝 “租庸调制”,百姓交租调、服劳役,朝廷则提供安全与福利,正是 “其道上行” 的体现。

    “二簋应有时”:减损与简约,要看时机“二簋” 虽简,却需应 “时” 而用。丰年可适度丰裕,灾年则必须节俭 —— 就像企业在盈利时可投入研发(“益上”),亏损时则需缩减开支(“损下”),但无论何时,都不能背离 “诚信”(“有孚”)。北宋范仲淹主持 “庆历新政” 时,主张 “量入为出”,跟据年景调整赋税,正是 “应有时” 的智慧。

    “损益盈虚,与时偕行”:顺应时势的加减智慧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在 “减损” 与 “增益” 中循环:月有因晴圆缺,四季有寒暑交替。做人做事也需如此:比如投资,牛市时可 “益”(加仓),熊市时需 “损”(减仓);教育孩子,太严厉需 “损”(宽容),太纵容需 “益”(约束)。明代张居正推行 “一条鞭法”,按田亩征税,正是跟据当时土地兼并的现状 “损益盈虚”,才缓解了财政危机。

    【象传阐释:君子如何 “损” 己修心?】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象传白话解析:克制思欲,成就君子】

    “山下有泽”,泽水被山遏制,象征 “克制”。君子观此象,当克制两件事:

    “惩忿”: 抑制愤怒。就像蔺相如面对廉颇挑衅,以 “先国家之急” 克制怒火,最终换来 “将相和”。

    “窒欲”: 杜绝过度欲望。北宋包拯 “清心为治本”,拒绝权贵贿赂,正是 “窒欲” 的典范。现代人常被晴绪与欲望裹挟:因琐事暴怒伤人脉,因贪婪投资亏损。损卦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大,是能像山遏制泽水一样,掌控自己的内心。

    【六爻详解:人生不同阶段的 “舍与得” 指南】

    初九:及时付出,适度而为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象曰:已事遄往,上合志也。”白话解读:“已事” 指完成分内事,“遄往” 是快速行动。就像员工完成工作后,及时向领导汇报(“遄往”),既能避免误解,又能契合上级需求(“上合志”)。但 “酌损之” 提醒:付出需适度 —— 比如加班可以,但不能透支健康;帮助同事可以,但不能包揽他人工作。就像农民收割后,及时上交赋税(“遄往”),但也要留足自家口粮(“酌损之”),否则便会 “过损致咎”。

    九二:坚守中正,过损招凶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白话解读:“利贞” 即坚守正道,“征凶” 指过度减损会招祸。比如公司为压缩成本,克扣员工必要的劳保费用(“征凶”),看似 “损下益上”,实则会引发安全事故。“弗损益之” 的智慧在于:有时 “不损” 反而是 “益”—— 九二居下卦之中,象征 “持中守正”:就像唐太宗不夺民时,反而通过轻徭薄赋让国库充盈(“弗损而益”)。现代管理者若能坚守 “不压榨员工基本权益” 的底线(“中以为志”),反而能赢得团队忠诚。

    六三:专注一事,避免内耗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白话解读:“三人同行” 易生猜忌,“一人独行” 反得真友。就像团队合作,若三人各执己见(“三人行”),必因分歧损耗效率;若一人专注目标,反而能吸引志同道合者(“得其友”)。战国时苏秦 “合纵” 六国抗秦,起初六国各怀心思(“三人行”),最终失败;后来张仪 “连横”,逐个击破(“一人行”),反得成功。职场中,与其在多方博弈中内耗,不如专注核心目标,自然会吸引同频的伙伴(“三则疑,一则合”)。

    六四:快速止损,拥抱新生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白话解读:“损其疾” 指快速改掉缺点。就像人得了小病,及时医治(“遄”)便能痊愈(“有喜”)。三国时周处年轻时为祸乡里,听闻百姓将他与猛虎、蛟龙并称 “三害”,立刻上山杀虎、入水斩蛟,最后自己拜师求学(“损其疾”),终成西晋名臣。现代人若能像六四一样,发现拖延、懒惰等 “毛病” 后立刻改正(“使遄”),便能摆脱内耗,收获惊喜(“亦可喜也”)。

    六五:虚怀纳贤,自获天佑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归,弗克违,元吉。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白话解读:“十朋之归” 象征珍贵的人才与建议。六五以柔居尊,虚怀纳谏,故天下贤才纷纷来投(“或益之”),且所提建议无不可行(“弗克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