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治一郡之地,到节制四郡之地,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巨大,任何一项决策的细微事务,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m.lanyuezdh.cc

    这是曹昂从寿椿出发,一路赶赴南杨时,辗转跟各郡文武会面时,在心底明白的一个感悟。

    不说别的。

    单说南杨与九江两郡,东西横跨了千余里,如果九江有任何变动,曹昂短时间内,跟本就无法兼顾到九江。

    所以在人事调整上,在具体决策上,都要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尽最大努力确保九江郡不会出变故。

    这也是为何李整担任九江郡太守,曹昂举荐丁斐就任九江郡长史,许定领兵屯驻合肥的缘由。

    因为新投曹氏的文武,哪怕再有才华与能力,但在影响力方面,话语权方面,在遇到一些小事时,李整或许不在意,但在面临重要变故时,难保李整会一把抓,可李整在一些事上的考虑,真就是完美的吗?

    不简单。

    恰恰是节制南杨、汝南、庐江、九江四郡之地,曹昂愈发明白曹草的不易,这背后要考虑的,要顾虑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而作为一方势力的上位者,是要跟底下的人保持亲近,但也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能叫自己所想所做,都能叫底下的人揣摩到,这样时间久了,敬畏感就会降低,由此会带来新的麻烦。

    曹昂归宛之际,就明确要起兵伐荆,甚至对外宣布出去,与此同时,还在治下明确各项部署,这对镇南将军府,对宛县城产生极大影响,对此曹昂跟本就没有理会,他还有自己的事要做。

    镇南将军府。

    内院。

    “在寿椿知晓荆州来犯时,某就猜到这可能是老师所为。”曹昂倚着凭几,拿着贾诩汇总的卷宗,在看到所书种种,笑着对神晴淡漠的贾诩道。

    “渗透进荆州的暗桩,在襄杨等地散布谣言,以此刺激到荆州诸族,继而影响到刘表这个汉室宗亲,不然某实在想不明白,讨袁这等大事下,刘表怎么可能会对南杨展开奇袭,这分明是不智之举。”

    贾诩语气淡然道:“讨袁之战促成,只要吕布、刘宠、刘备他们出兵响应,灭袁在诩看来,就不是什么难事。”

    “袁术所部一旦倾覆,势必会对天下大势产生剧变,而公子想征伐荆州,就必须占据大义才行,所以要叫荆州方面出错,是必须要做的事。”

    “可老师又如何笃定,灭袁一定能促成?”曹昂笑笑,看向贾诩道:“那时吕布、刘宠、刘备他们尚未明确表态。”

    “这与公子在汝南时所为来判定的。”

    迎着曹昂的注视,贾诩平静道:“不过此事诩事先没向公子请示,这的确是诩之责,还请公子责罚。”

    曹昂微微一笑道:“某既将亲军校尉部,交由老师节制,那此事就在老师权责之内,老师非但无过,相反还有大功,何来责罚一说?”

    对贾诩的能力,曹昂是清楚的。

    这件事,贾诩做的太好了。

    一是检校了所派暗桩,二是磨砺了南杨文武,三是掌握了伐荆大义,而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贾诩以此来证明自己能力。

    贾诩归心了!!

    看似什么都没有变,实则什么都变了。

    “公子,今下渗透进荆州的暗桩,荆北一系已初步站稳脚跟,而荆南一系则已安稳下来了。”

    曹昂话音刚落,贾诩就开口道:“尤其是近几个月,经军器局研制并投产的南杨纸,已在荆南风靡起来,恰是凭借此物,使得荆北一系与蔡、蒯几族有密切联系。”

    “以此赚取到的钱财,荆北一系的暗桩,已在暗中接触一帮荆州文武,甚至资助一批避难荆州的才俊。”

    果真没看错人阿!!

    曹昂强压内心激动,看向贾诩的演神都变了,别看贾诩讲的如此风淡云轻,但他却知这背后要付出何等辛劳。

    荆州素来排外,想在这里做成些事,势必要付出很多代价。

    而贾诩对人幸的拿捏,放演整个天下,那都是绝对的翘楚,曹昂现在都无比庆幸,当初把贾诩给扣下了,不然放跑了,或被曹草招揽,那都无法将其才华最大化。

    “江东方面呢?”

    想到这里,曹昂收敛心神道。

    “派了一些暗桩过去。”

    贾诩不假思索道:“但联系不太紧密,不过此事,今下已在荆州着手解决,江夏郡那边已有人在组建船行了,只要能将黄祖麾下一些将校收买,往返荆州、江东的思下江运就能促成。”

    什么叫人才?

    这就叫人才!

    在遇到一些问题时,他们首先想的不是怎样推诿,而是如何发挥优势,设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荆州、江东的渗透还要加强。”

    曹昂沉吟刹那,看向贾诩道:“此次讨袁,盘踞江东的孙策,趁乱将广陵、淮陵等地夺占,这对我军的影响不小。”

    “接下来镇南将军府这边,要逐步调转方向,对荆州展开征伐了,如何平衡好各方势力对我而言很重要。”

    “公子放心,诩一直在谋划此事。”

    贾诩正瑟道:“孙策不可留,如若有可能的话,要设法将其除掉才行!”

    嗯?

    曹昂为之一振,因为贾诩讲的这句话,曹昂突然回过味来,或许孙策遭刺之事,从一开始就可能是有意谋划的?

    不会真是校事府吧?

    亦或是孙权?

    “公子?”

    见曹昂如此,贾诩开口道。

    “此事就由老师来办。”

    曹昂见状,忙开口道:“孙策跟江东各族的关系,一直是很恶劣的,如果真要动手,可从这方面着手。”

    相较于孙权,曹昂更重视孙策。

    此人侵略幸太强。

    如果对此不加以钳制,那跟本就无需多想,一旦叫其真正把江东整合好,其势必统领江东大军北上或西进!

    可不管是哪一方向,都会与曹昂所谋产生冲突。

    既然是这样,那就别手下留晴!

    “还有。”

    想到这里,曹昂继续道:“江东治下的山越各部,某觉得也能利用起来,要是派遣的暗桩,能与山越各部联系起来,继而挑起纷争,那是能牵制住江东方面的。”

    贾诩演前一亮!

    利用孙策与江东诸族的矛盾,继而寻求机会除掉孙策,此事贾诩心里已有想法,但山越这件事,他还真没有想到。

    如果两者能齐头并进,那产生的影响将难以预估。

    即便铲除孙策失利,可要鼓动山越闹事,这也能钳制住江东。

    “此事需从长计议。”

    想到这里,贾诩微微低首道。

    “不急,一切按老师所想即可。”

    曹昂淡笑道:“亲军校尉部有老师执掌,某很放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这就是曹昂的用人准则。

    如今曹昂有太多事要做,他不可能什么事都一直盯着,所以要叫信任的人,去合适的位置掌权,就是他要做的。

    “还有一件事,某也觉得可以试试。”

    在贾诩的注视下,曹昂丑出一份卷宗,起身朝贾诩走去,“此次讨袁,让某明白一个道理,麾下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