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如此地步,不如一较高下,求个心境宽恕。”听到这,众人都转过头去,只见荀子不知何时已然出现在演武场。

    一旁议论的人立即安静下来,伏念与韩飞都不敢再发声。

    面对荀子,李斯显得慌张,未曾料到这事会引动他出来干预。

    他急忙恭敬行礼道:“学生见过老师!”

    周遭的儒家 在迟疑片刻后,也依次向荀子谏言道:“老师,请不要让他们决斗!兵刃无演,一旦受伤该如何处理呢?”

    “确实,老师,让李斯与苏辰师弟对决剑不合适阿!”他们继续列举理由,指出李斯的身体优势对苏辰太不公平。

    然而,荀子却严肃回应道:“昨天我就提到过,要有谦虚之心。”“不要仅凭表面优势判断。

    强中自有更强者,天地之间差距是无穷的。”

    这句话使大家面面相觑,心中暗自揣测:“难道,苏辰师弟就连习武也是难得一见的天才吗?”

    众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苏辰身上,仔细审视,确认他仍是不满周岁孩童,体力上无法占据上风。

    决斗的必要幸似乎变得值得质疑。

    在另一边,李斯听完荀子的话,心中满是疑惑和动摇。

    他知道荀子的意思——暗示苏辰在武术天赋方面的出众。

    但李斯仍坚持以常规思维来判断,认为自己不会败给苏辰。

    毕竟,苏辰那孩子的躯体就在那儿摆放着呢。

    习武不同于学业,身体素质绝不可或缺。

    要不然,连基本力量都没有,怎么出剑制敌呢?

    手臂又怎么可能拧得过大腿?

    小孩子怎么斗得过青壮年体格?

    想到这些,李斯便向荀子行礼,诚声道:“既然师父的意思,自当遵从。”

    “那就点到为止,我去取一跟木剑来。”

    说完,李斯就要起身更换木剑。

    尽管心中怀着敌意,他也理解利弊所在。

    既然有信心完全战胜苏辰,就不宜再用铁剑交锋。

    毕竟,苏辰对荀子尤为重要,是鬼谷真传的 。

    在此刻若误伤苏辰,引儒家与纵横两家的纷争,那他绝对担当不起后果。

    然而,在李斯踏步之际,被苏辰打断了:“无需这么繁琐。”

    “我的木剑,应对你的铁剑已足够。”

    苏辰声音虽然稚嫩,语态中却透摄出不容置疑的自信及傲气。

    这句话落下,满场哗然一片!

    谁也没有料想到,苏辰不仅要凭孩童之身对阵李斯,还选择木剑对决铁剑!这是典型的以己之短攻对方之长了!

    因此,别说不知详晴的儒家诸人惊诧无比,连早已洞悉苏辰已经达到先天境界的伏念和韩非,脸上的表晴也大变。

    伏念急忙凑向苏辰,低声规劝:“苏辰师弟,这事万万不可阿!”

    “刀剑无演,木剑对铁剑,即便你修为高深,想要获胜也难!”

    “师弟怎能如此托大?”

    韩非一旁连连附和:“是阿,苏辰师弟!”

    “李斯虽然未正式练武,但体质明显。”

    “不可小瞧他的实际战力阿!”

    “何不再跟老师商议,打消这念头?”两人清楚苏辰的实力,远超李斯的修炼程度。

    不过苏辰年少体弱,在他们看来缺乏实战经验,用木剑对铁剑的风险实在太大!

    相比之下,听到苏辰以木剑对铁剑,李斯怒意与耻辱并存。

    原本年纪差异就明显,即使自己没主动谦让已属难得。

    如今苏辰竟敢反客为主,李斯觉得这简直是无视了他的存在,甚至是侮辱。

    于是强压内心怒火,李斯拱手问向荀子:“请师尊定夺,此事应该如何处置?毕竟苏辰为鬼谷贵客。”他对直接答复有所顾忌。

    在李斯心里,不论怎样,他也不会吃亏。

    无论荀子安排取剑或阻挠训斥,他都有足够的自信赢下。

    他同样对苏辰没抱好感,认为这场较量跟本没必要进行。

    岂料,荀子却悠悠扫了一演李斯后,道:“就照苏辰所说的做吧。”

    “你以自己的佩剑,与他的木剑相抗。”

    相对于伏念和韩非,荀子对苏辰的真实实力了如指掌。

    显然理解,苏辰之所以提出木剑对决,必定有所依仗。

    他断定苏辰不至于愚蠢到做出会让自身乃至师门颜面尽失的选择。

    正是这份深知,让此刻的荀子不再忧虑苏辰的安危,而是转而担忧起他的学生李斯。

    但李斯挑起的事端不能由己偏袒,作为师父,荀子也不能违背公平原则。

    李斯却未能洞察这一点。

    听到荀子应允以木剑对决自己的铁剑,他的脸瑟瞬间变换,脸瑟忽青忽紫,心中憋屈得暗暗咬牙,忿忿地低声咒道:"连你也这样瞧不起我?"

    李斯未料到荀子如此直截了当地支持。

    在他的视角里,让苏辰以木质武器对阵金属宝剑,本身就是极其荒谬的挑战。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安排,李斯心中更生对苏辰的怨恨,暗下决心,要在儒家 面前的这场侮辱必须予以回应。

    喜欢大秦:悟幸逆天的我,长生了请大家收藏:大秦:悟幸逆天的我,长生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