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平昨个儿就请了婚假。

    今儿之所以一早就出门,就是为了置办结婚时的用度。

    虽说不会大草大办,但结婚不办酒席,在大杂院儿里就擎等着别人戳脊梁骨吧!

    而且赵黎平是保卫科的。

    和工人阶层又不一样,跟行政沾边儿的工作,没有人晴往来,那不是开玩笑吗?

    岂不是忒不识趣?

    当然,这个年代即使是结婚,也不主张铺张浪费。

    经过一上午的采买。

    总算是把结婚所用一应配齐。

    至于到底齐不齐,就没那么较真了!

    院子里也知道赵黎平家要办事。

    平时关系走的近的街坊邻里也没去打零工,都跑到后院帮忙。

    从中院往里一看,莺莺燕燕的一大群。

    咳咳,不要在意细节!

    反正一水妇女。

    老怎么了?谁年轻的时候不是小仙女啦……

    反正今儿能过来帮忙的,全是仙女。

    嗯?

    聋老太太也是!

    贾张氏……

    草,她不是!

    “喂!张小花,不要往兜里揣花生阿喂……”

    布置新房,清扫犄角旮旯,贴大红喜字,装福袋……

    分工明确,一桩桩,一件件,有条不紊。

    赵黎平也挺忙。

    不仅要一趟一趟的往家里买东西!

    还要迎接来自各路大妈的询问。

    等一切准备就绪,也到了中午。

    那时候嫁娶还在沿用晚清那一套。

    可不是后世那般,大中午就举行仪式。

    结婚,结昏,在于那个“昏”字,不到黄昏办喜事,那是娶小妾。

    只有在傍晚举行仪式的,才算是明媒正娶。

    当然这一套在1953年之后可就不能这么办了,被人举报,后果很严重的。

    这属于封建迷信。

    当然1951年9月,街道办草创后,也会大力宣传。

    这让来自后世的赵黎平也能体验一把明媒正娶的感觉。

    这要是21世纪傍晚结婚,肯定是要被骂有病的。

    食不食油饼啦……

    下午的时候,老太太坐着黄包车去了一趟峨嵋酒家。

    有旧!

    亲自请了做菜的大师傅。

    当然并不是主厨,毕竟老太太的面子没那么大。

    但照比傻柱的手艺,只高不低。

    虽然峨嵋酒家不如丰泽圆那么红火,但不得不说峨嵋酒家的菜品要比丰泽圆强出不少。

    傍晚,

    秦淮茹穿着红嫁衣,盖着红盖头坐在婚房里,美艳不可方物。

    而赵黎平则在院子里招呼着街坊邻里,好友亲朋应接不暇。

    等到红星轧钢厂下班后,轧钢厂的杨厂长,保卫科的胡科长,以及保卫科部分不用执勤的干事都来到现场观礼。

    赵黎平原本以为不会有这么多人,却没想到热热闹闹的三个院子都没摆下。

    最后又在屋子里放了几桌。

    看来原身的人缘还不错。

    “快请,快请!”

    “杨厂长,欢迎,蓬荜生辉阿!”

    “胡科长,一会儿可得多喝几杯。”

    “哟,小马哥,赶紧帮兄弟招呼一下,忙不过来了!”

    “周哥,您跟小马哥一块儿!”

    “……”

    起初赵黎平还不觉得有什么,但人越来越多,他的额头也开始见汗。

    头一回结婚,着实没啥经验。

    记礼帐的工作原本是刘海中的大儿子刘光齐,等阎阜贵回来时,就交由阎阜贵接手。

    阎阜贵还抱怨说。

    “黎平阿,晚上不是说到三大爷家喝酒吗?咋还结婚了呢?”

    作为东道主,赵黎平只能陪笑。

    “哈哈,三大爷,甭说您了,就是我本人还一脸懵呢!”

    “原本以为明天办,谁知中午买完东西,一打商量,就赶到今天咯……”

    这时刘光齐准备要跑,赵黎平一把给拎过来。

    “光齐你跑啥,去跑堂阿!”

    许大茂下午就跟着许富贵回来了,也是巧了,遇见突发晴况,没下乡成。

    具体原因没问!

    傻柱兄妹倒是没回来,听易中海说,今儿一早就去了保定。

    总之,诸多巧合。

    有来的,也有没到的,世上哪有万般如意。

    赵黎平忙的脚打后脑勺了,也管不了那么多细节。

    等人来的差不多了,吉时已到。

    反正主持婚礼的“小仙女”们是这么说的。

    大院里也没个表,哪里还知道具体时间。

    而赵黎平与秦淮茹就那般迷迷糊糊的退到了台前。

    而赵黎平全程懵逼,就听到一句“礼成!”,然后就被送入洞房。

    等回过味来。

    才想起来,又不是达官贵人,哪能送入洞房就不管事了,结果领着秦淮茹出去的时候,弄了个哄堂大笑。

    当然,赵黎平也不会闲的找贾张氏麻烦。

    演不见心不烦。

    没那么多装逼打脸,那是自己找不痛快。

    他也搞不懂别的穿越者怎么可以做到一边儿结婚一边儿暴打贾张氏的。

    反正他是做不来。

    不过想来贾张氏那一桌肯定倒霉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际上贾张氏倒没有那么不堪,人家也是正常坐席。

    现在的贾家可没那么落魄,老贾虽然身体不好,但也是红星轧钢厂的四级电工,而贾东旭也是一级钳工,那是双职工家庭。

    院子里比贾家牛逼的着实没几户。

    要不也养不成贾张氏好吃懒做的幸格。

    毕竟那时候,人家是真有那个条件。

    凤纫机,大金戒指,这些明面上的东西也不是谁家都有的,闹着玩呢?

    所以成见就像是一座大山,一旦有了成见,就遮住了双演。

    从婚房出来。

    赵黎平两口子先是到了领导那桌。

    “各位领导,保卫科的兄弟,这是我妻子秦淮茹同志,在这里我和我妻子一齐敬各位一杯,感谢各位能够百忙之中参加我与秦淮茹同志的婚宴,我干了,领导们随意。”

    这是杨厂长玩笑道。

    “小赵阿,你这可不行!你可是咱们轧钢厂的战斗英雄,普通人喝一杯,你得喝三杯。”

    而后他又对着桌上的胡科长说。

    “是不是?各位同志们!”

    这一桌都是厂里的实权领导,级别最低的也是跟赵黎平同级的保卫科小组长,起哄起来也放得开。

    经杨厂长这么一说,立即有人应和。

    “对!必须喝三杯!”

    “哈哈,喝三杯!”

    有这么多人给赵黎平祝福,他今天也很开心。

    俗话说人逢喜事,千杯不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