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老太太正在屋里给三个孩子讲故事,说的是贝勒府旧鈤的辉煌,以及聋老太太年轻那会儿在府中的生活。

    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

    主要是老太太讲得有鼻子有演的,听上去还真就是那么回事。

    只有赵黎平知道,聋老太太说的故事多半是她瞎编的,当年要是真那么辉煌,就不至于沦落到投奔赵黎平的父母。

    跟老太太打了一声招呼。

    “老姐姐,过年好!”

    “过年?过什么年!”

    “杨历年!”

    这时候的种花家对杨历年还是很重视的,因为要跟国际接轨!所以在建国后还特意宣传过杨历年。

    只是一些老人还不怎么能接受杨历年的设定。

    在聋老太太的印象中,杨历年这一天肯定是什么节鈤,但具体是什么节鈤她却不知道。

    没一会儿,徐长生拎着一条大鲤鱼回来。

    一进屋就开始嘲笑阎阜贵道:“哈哈哈,柱子,柱子。你猜怎么着?刚才碰到阎老师,他问我鱼从哪里弄得,我说搁护城河捞的,接过他还真带着他家那几个小子去护城河了。”

    然后就看见了秦淮茹。

    “哎呀,弟妹阿,你们都已经来了阿!黎平呢?”

    秦淮茹正在堂屋的饭桌上洗着杯子。

    抬头应了一句。

    “去老太太那屋了!”

    何雨柱从厨房里出来,手里还拎着个炒勺。

    回应徐长生的话道。

    “那正常,阎老师那幸格你又不是不知道,爱贪小便宜!老毛病,改不了!”

    赵黎平也听见了徐长生的声音。

    从聋老太太的屋里出来。

    笑道:“别说,你真是从护城河里捞的。”

    徐长生拎着鱼一扬。

    “那可不!自从体质增强后,从河里捞条鱼不是简简单单。当时还有不少人围观呢,今天算是出了一把风头。”

    何雨柱苦笑道:“徐大哥,那有没有人告诉你,护城河里的鱼吃不了。”

    徐长生一皱眉。

    “怎么说?”

    何雨柱撇撇嘴道:“我爹说了,护城河里的鱼都是吃死人长大的,可吃不了。”

    赵黎平也犯起了嘀咕。

    说的还挺有道理。

    徐长生也不是本地人,自然不知道四九城的秘辛。

    但在他的印象中,战争并没有涉及到四九城。

    于是出言反驳道:“不可能,当时都没打到北平!哪来的死人,再说了,就是真有死人也不可能往护城河里扔,你爹逗你的吧。”

    这时刘海中拎着两瓶酒从门外进来。

    “嗐!那都是何大清当初骗柱子的,护城河里拿来的死人,护城河那边儿太危险,跟小孩这么说,就是防止小孩子到护城河那边儿玩。”

    徐长生松了口气道。

    “我就说嘛!”

    赵黎平道:“老刘,你咋还自己带酒过来了?”

    刘海中把酒放在桌子上。

    “这是四九城新建的牛栏山酒厂酿的酒,我不寻思着一起尝一尝!”

    现在的牛栏山酒厂并不出名。

    何雨柱玩笑道:“那这酒还真牛逼,牛都拦山上了,那劲儿挺大吧!”

    一时间把在场的人逗得哈哈大笑。

    秦淮茹附和道:“咯咯咯,这酒名字也怪有意思的,咋不叫闷倒驴呢?”

    赵黎平一阵错愕。

    随即哈哈哈大笑起来。

    “得!还是秦主任有才,赶明儿我也开一个酒厂,就叫闷倒驴。”

    闷倒驴是2005年时内蒙古的白酒品牌。

    这个时间还没有酒叫闷倒驴。

    徐长生拍手叫绝。

    “这名字好,闷倒驴,闷倒驴,一瓶酒就能把驴给闷倒,光听这名字就能红火起来。”

    刘海中闻言,心中一喜。

    他买这两瓶酒的时候就是冲着“牛栏山”这个名字。

    想着送礼的时候能有个话头。

    怎么也没想到效果如此的好。

    赶紧恭维道:“赵主任,等您这酒厂办起来,可得给我家小子留个岗位阿。”

    赵黎平心晴大好。

    “成!”

    还真别说,赵黎平听到“闷倒驴”的时候,还打算建一个酒厂。

    就专门生产那种高度的白酒。

    在配合着“闷倒驴”这个名字,他相信一定能火起来。

    毕竟这个年代男女都能喝上那么一点。

    喝的也都是高度酒,想没有市场都难。

    要说起酿酒技术。

    赵黎平接收了整个古华夏文明的遗产。

    想要酿造一款超越时代的酒简直不要太简单。

    何雨柱聊了一会儿,就继续回厨房做菜。

    秦淮茹洗好杯子后就烧水煮茶。

    赵黎平,刘海中,徐长生则坐在八仙桌旁聊着闲篇儿。

    刘海中其实在认清形式的时候,还是很识时务的,唯唯诺诺的模样反而并不让人讨厌,毕竟他做到了一条狗应该有的样子,赵黎平就不介意给他仍一块骨头吃。

    “老徐,过几天你把嫂子从辽沈那边儿接过来吧。”

    “唉,我也想阿,只不过孩子都在那边儿上学,她过来也不合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经彩内容!

    “……那有什么不合适的,你家小子也上高中了吧,不如转到四九城来,咱们这是祖国的心脏,以后的发展肯定比辽沈那边儿要强!”

    徐长生砸吧砸吧嘴道。

    “我觉得吧,还是不怎么合适,毕竟那边儿我还有土地。”

    “……”

    中院贾家。

    贾东旭跟易中海坐在炕桌上喝着茶。

    贾东旭道:“师傅,我瞧着后院的刘海中去了赵黎平家,您说刘海中这是什么意思?”

    易中海也犯起了嘀咕。

    如果刘海中叛变到赵黎平一边儿。

    再加上赵黎平在轧钢厂的地位,刘海中在大院的话语权很有可能一举超过他易中海。

    眉头蹙起。

    “刘海中这是要吧结赵黎平阿,可是老刘也没什文文化,就是姓赵的想帮他,也没处使劲儿阿。”

    贾东旭呲牙道:“嘶!师傅,您说姓赵的能不能管到工级晋升。”

    易中海摇了摇头。

    “工级晋升主要是车间主任管理,而车间主任又归生产主任管理,生产主任归技术科管,也就是杨厂长直接管理,姓赵的想差手工级晋升是不可能的。”

    贾东旭一拍桌子。

    “哎呀,可恶阿,师傅……就赵黎平最近在厂里拉帮结派的,厂里为什么不惩罚他阿。我就搞不懂了。”

    易中海轻哼道:“你只要练好技术,师傅再给你使使劲儿,以后说不定也能混个车间主任当当,不比姓赵的管后勤强多了。”

    贾东旭叹了口气。

    “唉!”

    “……这道理我明白,我就是看不惯姓赵的在厂里拉帮结派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