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中,太忙了)西南方向那边是肃州,去年也是受到干旱波及,如今又面临地震的威胁,恐怕星星之火要在那里点起了,至于什么时候呈燎原之势,讨论半天,讨论出三点措施:一是继续加强军力,二是准备物资,尤其是药品,迎接灾民到来,三是收粮,快要入秋了,囤一波粮草,很有必要。www.ruxia.me
下午,一阵震动传来,窗台上的油灯,直接倒了,整个屋子都震了一下,整个十八营盘的集合在空地上,感受着大地的怒吼,感受着远方大地下有如一头蛟龙在翻滚。
离得这么远,还有这么大的震动,那地震的中心肃州估计比地狱也不遑多让。
事实也是如此。
肃州重山郡,李响是一名商人,自从去了两次十八营盘之后,对那里的营商环境和商业氛围极为喜欢,相对于重山郡来说,那里简直是天堂,不仅没有大小官吏的层层盘剥,还能找管理者解决问题,而且只要交一次税就可以放心在那里售卖物品,极为舒心。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肃州今年椿季大旱,大片的土地没来的及播种,虽然后来种上了可也错过了农时,现在马上到秋收季节了,可看着田地里那已旧绿油油的庄稼,今年的歉收是免不了的了。
就这晴况,州县的各项捐税依旧没有减少,还有了增加的趋势,当然这一切针对的只是普通百姓,豪绅大户则是象征幸的交一点就行,有的甚至一点不交,朝廷也没有办法。
可现实晴况就是百姓已经没有几个能拥有自己的田地的,大片的田地都没豪绅以各种手段弄到自己手里,农民只能租种地主豪绅的土地,风调雨顺之年,还能勉强混个温饱,一遇灾年就只能卖身,严重的甚至卖儿卖女。
去年肃州就粮食歉收,今年就更不行了,租子都还不上,面对官府和地主豪绅的双重压迫,很多人或是逃荒,或是占山为王做了土匪。
李响的境况最近很不好,因为跑了两次十八营盘,挣了一些钱,就被附近的豪绅给盯上了,花费了大半家当才勉强保住了自己的身家幸命。
昨天李响已经和家里商量好了,一起搬去十八营盘附近,本来是打算两天后启程,可晚上的时候,家里和周围出现了很多怪现象:首先是家里出现了很多老鼠,家里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老鼠,这些老鼠仓皇乱窜,纷纷朝屋外跑去。还有附近的鸟,呼啦啦的全起飞了,也不降落,就在天上乱飞,只有实在疲惫的受不了了,才落在树鼎休息一下,李响感觉有点不对劲,可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原因。
家里的水井因为天旱已经快要见底的水位突然一直上升到井口附近,打水甚至不需要绳子,用手就可以打上水来,而且不仅仅是他一家这样,附近的水井都这样,众人啧啧称奇,不过也有人忧虑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不过有人尝过水井里的水,并什么事也没发生之后,大家也就按下了心里的疑惑。
李响却总是心里不踏实,来到铺子里准备清点一下货物,明天一早就和下家交接,然后就跑路。谁知道刚进铺子,就发现后面有两个衙门的捕快正跟着,李响心里一苦,这两个家伙他认识,没少在这里买东西,可就是没掏过钱,从来就是白拿。
李响这样的小商人地位不高,连个小地主都不如,所以这样的事晴已经习以为常了。
开了门,两个家伙挑完东西,就大摇大摆的出了门,临走还说了一句:明天早点开门,我们明天还得来买东西呢。
李响心里苦的像是吃了黄连,不过他像是下了一个决定,匆匆出门。
没多大一会儿,李响和一个绫罗绸缎的家伙就回来了。
“黄爷您看兄弟我这铺子东西都在着,您看着给估个价。”
那个叫黄爷的“嗯”了一声,就大致看了一遍:东西不多,就二十两银子吧!
“黄爷,我这进货就不止三十两银子,这二十两是不是太少了?”
“给你个面子就二十二两好了,就这样吧!”
李响思索一下,想着如果不答应明天还得损失一笔,只能答应下来。
“那好,连铺子再货四十两,诺,给你”
黄爷从衣袖里拿出一些碎银子,看成瑟就知道不怎么样,可李响只能接受,毕竟一时半会也没人来接手他的铺子。
黄爷满面微笑拿锁给门锁好,这铺子转手就能赚二十两银子,这钱赚的太轻松了。
一大早,李响就把家里人召集起来,套上车,大包小包的就出发了,走晚了谁知道县衙那些人找不着自己的麻烦。
出城又被守城的官兵,给扣下了一些东西,不过李响为了赶紧出城只能认了。
出了郡城,张飞回望那郡城的高大城墙:估计很长时间他都不会再回来了,这里承载了太多的心酸和欢笑,不过还是离开的好,周边的农村已经非常萧条,农民已经被剥削的一无所有,现在马上就轮到他们这些小商人,小作坊了,待下去迟早完蛋。
“当家的,走吧,”李响夫人道。
李响叹了一口气,转身就准备上马车,突然大地一个晃悠,一只脚踏上马车的李响一个趔趄又摔了下来,还没有反应过来,轰隆隆的巨响震耳欲聋,身体又在地上翻了两个个。
等到大地平静下来,李响颤颤悠悠起来,抬演望去,郡城的城墙已经坍塌,一片尘土飞扬,大地归裂出一条条大裂凤,有的甚至一米多宽,不远处一座山峰,整体陷入地下,只有小荷尖尖角露出地面。
李响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如沧海桑田一般的变化,直接就惊呆了。
良久,他招呼妻儿快马加鞭逃离,这地方不能待了。
李响跑的很是时候,在他离开半个月后,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瘟疫袭击了灾区,雪上加霜的局势终于爆发了。
温国历235年,肃州地动,民变。
下午,一阵震动传来,窗台上的油灯,直接倒了,整个屋子都震了一下,整个十八营盘的集合在空地上,感受着大地的怒吼,感受着远方大地下有如一头蛟龙在翻滚。
离得这么远,还有这么大的震动,那地震的中心肃州估计比地狱也不遑多让。
事实也是如此。
肃州重山郡,李响是一名商人,自从去了两次十八营盘之后,对那里的营商环境和商业氛围极为喜欢,相对于重山郡来说,那里简直是天堂,不仅没有大小官吏的层层盘剥,还能找管理者解决问题,而且只要交一次税就可以放心在那里售卖物品,极为舒心。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肃州今年椿季大旱,大片的土地没来的及播种,虽然后来种上了可也错过了农时,现在马上到秋收季节了,可看着田地里那已旧绿油油的庄稼,今年的歉收是免不了的了。
就这晴况,州县的各项捐税依旧没有减少,还有了增加的趋势,当然这一切针对的只是普通百姓,豪绅大户则是象征幸的交一点就行,有的甚至一点不交,朝廷也没有办法。
可现实晴况就是百姓已经没有几个能拥有自己的田地的,大片的田地都没豪绅以各种手段弄到自己手里,农民只能租种地主豪绅的土地,风调雨顺之年,还能勉强混个温饱,一遇灾年就只能卖身,严重的甚至卖儿卖女。
去年肃州就粮食歉收,今年就更不行了,租子都还不上,面对官府和地主豪绅的双重压迫,很多人或是逃荒,或是占山为王做了土匪。
李响的境况最近很不好,因为跑了两次十八营盘,挣了一些钱,就被附近的豪绅给盯上了,花费了大半家当才勉强保住了自己的身家幸命。
昨天李响已经和家里商量好了,一起搬去十八营盘附近,本来是打算两天后启程,可晚上的时候,家里和周围出现了很多怪现象:首先是家里出现了很多老鼠,家里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老鼠,这些老鼠仓皇乱窜,纷纷朝屋外跑去。还有附近的鸟,呼啦啦的全起飞了,也不降落,就在天上乱飞,只有实在疲惫的受不了了,才落在树鼎休息一下,李响感觉有点不对劲,可左思右想也想不出原因。
家里的水井因为天旱已经快要见底的水位突然一直上升到井口附近,打水甚至不需要绳子,用手就可以打上水来,而且不仅仅是他一家这样,附近的水井都这样,众人啧啧称奇,不过也有人忧虑这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不过有人尝过水井里的水,并什么事也没发生之后,大家也就按下了心里的疑惑。
李响却总是心里不踏实,来到铺子里准备清点一下货物,明天一早就和下家交接,然后就跑路。谁知道刚进铺子,就发现后面有两个衙门的捕快正跟着,李响心里一苦,这两个家伙他认识,没少在这里买东西,可就是没掏过钱,从来就是白拿。
李响这样的小商人地位不高,连个小地主都不如,所以这样的事晴已经习以为常了。
开了门,两个家伙挑完东西,就大摇大摆的出了门,临走还说了一句:明天早点开门,我们明天还得来买东西呢。
李响心里苦的像是吃了黄连,不过他像是下了一个决定,匆匆出门。
没多大一会儿,李响和一个绫罗绸缎的家伙就回来了。
“黄爷您看兄弟我这铺子东西都在着,您看着给估个价。”
那个叫黄爷的“嗯”了一声,就大致看了一遍:东西不多,就二十两银子吧!
“黄爷,我这进货就不止三十两银子,这二十两是不是太少了?”
“给你个面子就二十二两好了,就这样吧!”
李响思索一下,想着如果不答应明天还得损失一笔,只能答应下来。
“那好,连铺子再货四十两,诺,给你”
黄爷从衣袖里拿出一些碎银子,看成瑟就知道不怎么样,可李响只能接受,毕竟一时半会也没人来接手他的铺子。
黄爷满面微笑拿锁给门锁好,这铺子转手就能赚二十两银子,这钱赚的太轻松了。
一大早,李响就把家里人召集起来,套上车,大包小包的就出发了,走晚了谁知道县衙那些人找不着自己的麻烦。
出城又被守城的官兵,给扣下了一些东西,不过李响为了赶紧出城只能认了。
出了郡城,张飞回望那郡城的高大城墙:估计很长时间他都不会再回来了,这里承载了太多的心酸和欢笑,不过还是离开的好,周边的农村已经非常萧条,农民已经被剥削的一无所有,现在马上就轮到他们这些小商人,小作坊了,待下去迟早完蛋。
“当家的,走吧,”李响夫人道。
李响叹了一口气,转身就准备上马车,突然大地一个晃悠,一只脚踏上马车的李响一个趔趄又摔了下来,还没有反应过来,轰隆隆的巨响震耳欲聋,身体又在地上翻了两个个。
等到大地平静下来,李响颤颤悠悠起来,抬演望去,郡城的城墙已经坍塌,一片尘土飞扬,大地归裂出一条条大裂凤,有的甚至一米多宽,不远处一座山峰,整体陷入地下,只有小荷尖尖角露出地面。
李响目瞪口呆的看着这如沧海桑田一般的变化,直接就惊呆了。
良久,他招呼妻儿快马加鞭逃离,这地方不能待了。
李响跑的很是时候,在他离开半个月后,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瘟疫袭击了灾区,雪上加霜的局势终于爆发了。
温国历235年,肃州地动,民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