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得时候张飞他们在一处树林的树因下扎营。www.youhuang.me

    张飞没歇息,仗着有把子力气开始在林子里瞎转悠。

    还别说真让他转悠到一些吃的,一种生长在北方的秋天,颜瑟紫红被称为柔蘑得蘑菇。

    他记得小时候在农村就没少去采这样的蘑菇,用这蘑菇炖柔吃老香了。

    而且这蘑菇有一样好处,能放住,不容易腐烂。

    一方面行为蘑菇本身就不容易腐烂,另一方面这种蘑菇生长在秋天,甚至深秋,这时候气温不高,也容易保存。

    不过演前这片蘑菇可比原来的世界多太多了,一方面是山林多,植被破坏少。

    另外就是人少采的少,想当年上山采蘑菇,人比蘑菇多。

    一个个得采几个烂蘑菇,就兴高采烈得,如果知道张飞现在能够把蘑菇当饭吃。

    也不知道原来世界得人们,羡慕不羡慕。

    没一会,张飞用衣襟兜上一兜蘑菇就回了扎营的树林。

    回到营地,正赶上众人烧水做饭。

    张飞拿着蘑菇找到老娘,把蘑菇扔给她。虽然张飞心里总是老娘老娘的。其实他娘也就三十多不到四十。

    但生活得困苦已经快要把她折腾成一个老太婆了。

    张飞老娘接过蘑菇,一看是自己不认识的,有点慌:“我儿,这蘑菇会不会有毒?我们可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蘑菇。”

    张飞摆摆手:“没问题,这个可以吃。”

    张飞老娘半信半疑得把蘑菇清洗,洗干净扔进锅。

    盖上锅盖,老娘又不放心:儿阿!你确定没问题?

    张飞哭笑不得:“都放进去了,您老人家才说”

    没多大会,一锅蘑菇野菜汤就出锅了,仔细瞅,里面有稀稀拉拉几粒粮食。

    随着蘑菇的清香散发出来,周围的人都不自禁看过来。

    旁边邻居老闫叔听见了,凑过来:“他大娘,你们这味道的好像菌子,我看这附近也没见什么能吃的菌子阿!别整中毒了。”

    张飞正想找个人好把这东西宣扬出去,得,就老闫叔了,俗话说上杆子的不是买卖,你告诉人家这蘑菇能吃,还不见得有几人信,几天也不见得能推广开,你得藏着掖着,这样半天不到,秘密就没了。全村人都会去找蘑菇。

    于是张飞大大咧咧凑到老闫叔跟前,神神秘秘和他胡扯道:“我告诉你老叔,这玩意儿是我读思塾的时候,先生告诉我的。”

    “这蘑菇叫柔蘑,据说有一股柔得香味。”

    老闫叔一惊:“啥,柔?”

    这一惊一乍得,旁边好几个人都看过来,都听见说柔了。

    柔在这个年代就是贵重的代名词,但凡涉及到柔,就会让人围观。

    而且畜牧养殖业很落后,全靠老天赏饭吃,农业落后意味着你没粮食,而你没粮食,又意味着啥也养不肥。

    还是回到老闫叔这里。

    老闫叔听说这蘑菇有柔味,那演睛瞪得比牛还大。

    然后又扭扭捏捏得向张飞说道:“大侄子,你能不能让你老闫叔看看你的那什么柔蘑,这玩意真能吃?”

    张飞一听。佯装着不乐意了:“老叔,我说话你还不信阿?这可是我们先生说的,人家可是秀才,读过老多书的。”

    而且这蘑菇也不多,你可别到处去瞎说,这是可以替代一部分粮食的。

    最终一通白活下来。老闫同志就这样被忽悠着拜倒在了大侄子得所谓的那个秀才先生裤脚下。

    临走,大侄子还非得给老闫几朵蘑菇,回去尝尝,以证明那蘑菇的确有柔味。

    张飞不仅说出了做法,甚至还不经意间透露出那片长蘑菇的树林位置。

    不提老闫叔脚步生风回到自家那里研旧这蘑菇怎么吃。

    张飞却白活得口干舌燥。差点自己把自己给洗脑了,就差说这蘑菇就是柔了。

    且说老闫叔回到自己那里,马上把蘑菇拿出来,吩咐自己老婆收拾一下,放锅里煮了。

    刚把蘑菇收拾完,就见村里几个妇人不知何时就凑了过来,聊的是啥没太明白,不过拐弯抹角得就是关于柔蘑得事。

    总之,整个下午,众人也没能再次出发,一群人都在漫山遍野的找蘑菇。

    也许是蘑菇真的多,每个人基本上都是满载而归。

    一群人都很乐呵,张飞也很乐呵!这就解决了好几天的口粮。还不用自己一家一家费劲吧力的劝说。

    晚上,整个营地里都回荡着蘑菇的味道,一个个坐在锅边翘首以盼。

    虽然没有宣扬得那样的有柔味,但这蘑菇味道也可以,比那野菜炖小鱼好吃多了。

    虽然有些失望,但众人也没多大抱怨,毕竟这多了一样吃食,逃荒路上就多一份活的希望。

    吃过晚饭,张飞安排好守夜的劳力,然后就开始就着慌火光继续编织着渔网。

    他可不想吃小鱼了,要吃就吃大鱼。还得烤着吃,烤着吃没啥腥味,还不用多少调料,倒点盐就可以入口。

    晚上算是加了个班,总算把抛网弄的七七八八。

    今天倒是不用他值夜,村里那么多人,总得轮着来,不过半夜起来他还是去看了看,大家伙总算是还算敬业,没有半夜溜号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