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尔德微微笑了笑。

    故意给摄影师一个比较好的角度。

    这个时代的相机并不能给出多少清晰的照片,不过正是因为不够清晰,才给人一种故事中的浪漫感。

    浑身是血的十七岁少女,在战争与瘟疫的最中心,露出微笑。

    可以说美得惊心动魄。

    ........

    .....

    在采访过后的第三天。

    泰晤士报,法兰克福报,彼得堡时报都发布了报纸。

    因为希尔德基本没说出任何有用的东西,这个时代的报社还是稍微要点脸的,彼得堡时报和泰晤士报都将主要报道内容放在了西利丝特拉的恶劣环境中,表达对这场战争的不满。

    泰晤士报则更加委婉一些,因为是罗马尼亚主动入侵保加利亚,而保加利亚则是主动挑起了第二次吧尔干战争。

    德国的法兰克福报则把更多的篇幅给了希尔德。

    虽然就连他们也不知道希尔德的真实身份是什么?只要希尔德承认自己德意志人的身份就可以了。

    这已经足够保加利亚在国际舆论上抢占优势了。

    没办法。

    战场上全身是血的十七岁美少女,和罗马尼亚王宫里面三十多岁的英国公主,显然前者更能吸引所有人演球。

    西利丝特拉。

    野战医院。

    瓦西里中校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来到战地医院,手臂上和腿上的绷带看起来很久没有更换了。

    “在俄国那边的斡旋下,罗马尼亚提出要和我们这边进行谈判,国际舆论上面也更加支持我们。”

    “还不能放松警惕,哪怕是谈判,为了更多的谈判筹码,罗马尼亚可能也不会停止进攻。”

    “当然,这点我们已经考虑过了。”

    “找我有什么事晴吗?”

    希尔德放下手中的工作,抬起头来看下瓦西里中校。

    “将军来让我问问您,接下来该做什么打算?”

    “什么打算都不需要做。”

    “嗯?”

    “我该走了,中校。”

    瓦西里中校表晴一愣,原本嘴角带着的笑容也跟着僵住。

    “难道在西利丝特拉您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不,别误会,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您现在对于西利丝特拉非常重要。”

    现在希尔德对西利丝特拉的确非常重要。

    所有士兵都知道西利丝特拉有一个美少女德军军官,特别是在希尔德刚刚接受采访过后,希尔德可是舍弃了尊贵的生活,和他们一起待在地狱,如果希尔德离开,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不过希尔德倒是笑了笑。

    “您难道不想知道我为什么离开吗?”

    “为什么?”

    “看来您已经忘了我最开始跟您说的,中校,光凭保加利亚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赢得胜利的,它必须要赢得德国的支持。”

    “您的意思是说?”

    “是的,我将为你们带回千军万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