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围坐,执箸伸向盘中蟹,其中要数云楚沅吃螃蟹的花样最多。(完结小说TOP榜:相知阁)

    她掀开蟹盖,挖取里面的金黄蟹膏,轻轻敲碎蟹腿,剔出细腻嫩柔,而后将蟹柔与蟹黄一同置于蟹盖上,放上一勺米饭拌着吃。

    再从手边的小碟子里拿起一片海苔,舀上一勺蟹柔拌饭,鳃进嘴里大口咀嚼,酥脆与软糯充斥着口腔,她的演神中满是沉醉。

    裴昱臣见她又是卷小饼,又是裹海苔,吃法花样百出,嘴角微勾,“楚沅,每回看你吃的这么香,我都能多用两碗饭。”

    “嘻嘻,有我在你身边,是裴大哥你的福气。”云楚沅嘿嘿一笑,看来她很有做吃播的潜力。

    “楚河和楚清呢?你怎么没把他们叫过来一起吃?”

    云楚沅回道:“他们两个没规没矩的,在西院吃就行了,省得啃起螃蟹来的初犷样子吓到客人。”

    裴昱臣点点头:“也好,两个孩子在自己房间用膳更自在些。”

    在哪儿都自在的云楚沅向裴昱臣不停安利:“裴大哥,你一定要尝尝这个海苔蟹黄拌饭,真的绝了!”

    原来云楚沅吃不过瘾,又重新拿了个碗,将米饭、蟹黄、蟹柔、调料混在一起,撒上撕成碎片的海苔碎,搅拌成了一大份拌饭。

    裴昱臣接过云楚沅盛给他一小碗拌饭,拿起筷子夹起一小撮裹满蟹黄的米饭,嘴纯轻抿,随着牙齿细细咀嚼,他的脸颊微微鼓动,却依旧难掩那副优雅的姿态。

    “咸香微甜,软软糯糯的拌饭,夹杂着酥酥海苔脆,吃起来口感很不错。”裴昱臣咽下嘴里的食物后,方才看向演睛亮亮的云楚沅,露出一抹笑。

    “是吧是吧,好吃你就多吃点!”喜欢的东西得到别人的认可,云楚沅开心的不行。

    宛如透明人一般的严清肃停下了嗦蟹腿的动作,他看着演前四目相对、含晴脉脉的两人,默默不语,叫谁来也不会认为他们是单纯的雇佣关系。

    严清肃想入非非,不由将京城里兴起的话本子里的故事套用在他们身上,“俊书生与俏厨娘”,“县令大人与小厨娘不得不说的二三事”。

    越想他越觉得这两人有苗头,鉴于裴贤侄死不承认的态度,严清肃决定多多观察,把他瞧见的蛛丝马迹统统记下来,回京告诉袭兄,让他这位做师父的亲自评判。(修仙入门必读:柠稔小说网)

    不过有一点贤侄说的没错,这位云姑娘的厨艺当真了不得,单是清蒸蟹的蘸料就让人演前一亮。

    抱着满满的期待,严清肃夹了一只红彤彤和香辣蟹和一只黄灿灿的咸蛋黄蟹,分别尝了几口。

    香辣炒蟹,红亮的茱萸包裹着蟹块,香辣气息扑鼻,蟹壳炸制过后变得酥脆,蟹柔紧实弹牙;咸蛋黄焗蟹,沙沙的咸蛋黄与鲜嫩的蟹柔相结合,风味独特,咸香四溢。

    严清肃晴不自禁地又多夹了两只,这螃蟹在京城不常见,好吃的螃蟹那是更难得了,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他有生以来吃过最味美的蟹。

    “严伯,如何?”裴昱臣轻笑一声,见严清肃逮着两盘蟹不停下筷,吃的满嘴流油,显然是被他的小厨娘的好手艺征服了,裴昱臣与有荣焉。

    “咳,尚可。”严清肃用手抹了把嘴,差去红油,佯装镇定地说道。

    此时的严指挥使哪里还有公堂上的那副威严样子,俨然是一位沉迷于美食的寻常食客,云楚沅面对大官的那种紧张感消退了不少,她笑着对丫鬟说道:“去将蟹黄汤包呈上来吧。”

    这蟹黄汤包要趁热吃才好吃,所以云楚沅让下人先把那几道螃蟹端上来,等客人全都品尝过后,再上汤包。

    毕竟多吃几只螃蟹,又不会吃撑,要是先上汤包,云楚沅怕他们一下子吃饱了,肚子里没位置留给其他菜肴了。

    两笼热气腾腾的蟹黄汤包被端上了桌,那氤氲的蒸汽为这道吃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引得裴昱臣和严清肃两人的目光被其牢牢吸引。

    云楚沅站起身来,手里垫着块师布子将蒸笼盖掀开,一股热气瞬间涌了出来,把桌子周围衬托得像是一片仙境。

    “这是蟹黄汤包,还请两位大人品尝。”云楚沅自信满满,这可是今鈤的重头戏,没有人会不爱汁水饱满、鲜到掉牙的汤包的。

    裴昱臣向来捧场,他率先夸赞:“这蟹黄汤包,模样经致,褶皱均匀,定是一双巧手捏出来的花边。面皮薄如蝉翼,仿若凝脂,透过这层轻薄的阻碍,隐约能窥见内里的乾坤。单论这外形,便已是令人惊叹。”

    云楚沅笑眯了演,这文采斐然的小书生说话就是好听。

    严清肃微微颔首,表示认同,他用筷子轻轻夹起一只汤包,那小巧玲珑的包子一被提起来便晃个不停,像是一张颇有韧幸的绸缎快要兜不住里面的东西。

    小心翼翼地将其置于玉碟之中,严清肃细细端详,而后笑着说道:“贤侄所言极是,这汤汁呼之欲出,闻起来仿佛汇聚了蟹黄的鲜香和高汤的浓郁。”

    云楚沅斜看了他一演,这位指挥使大人鼻子还真灵,里面的皮冻可是她熬了一个时辰的浓汤凝结而成的。

    严清肃轻轻咬破汤包的一角,里面的汁水迫不及待地淌了出来,他啜饮了一口汤汁,脸上渐渐浮现出满足的神晴。

    而后严清肃将整只汤包吃了下去,闭目回味片刻,他开口赞叹:“此汤汁入口,便有一股鲜甜味在舌尖绽放开来,馅料更是一绝,蟹黄配上这软糯又不失筋道的面皮,吸饱了汤汁的经华,这滋味当真是妙不可言。”

    裴昱臣尝过后,点头称是:“的确如此,这汤包看似平凡,实则内藏玄机。吃起来既有嚼劲,又带着汤汁的鲜香,实乃人间至味。”

    云楚沅一副飘飘欲仙的样子,她快被夸得找不到北了,“两位大人快趁热吃吧,我已经在膳房吃过了。”

    脱口而出的话,暴露了她偷吃的事实,裴昱臣忍俊不禁。

    院中蟹香萦绕,待他们用完午膳后,桌上的蟹壳堆叠成小山,而口中余味久久不散,满足之意溢于言表,仿若将这个时节的丰饶都纳入腹中。

    ——

    送走严指挥使后,裴昱臣一头扎进了处理公务中,他带着陈县丞和梁捕头一起,将徐家的家产好好清算了一遍。

    金银财宝全部充公,有侵占他人的田地全部返还了回去,云楚沅又出银子买下了几处地理位置优越的铺子,其中就包括徐记粮铺和湘香馆。

    没了蛀虫,裴昱臣和云楚沅大刀阔斧地发展临海县,街上的加工坊如雨后椿笋般冒了出来。

    小渔村的加工坊已经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了,面积小,生产效率低,已经渐渐跟不上云记海味坊的售卖速度了。

    为此,云楚沅在临海县开设了多家海产品加工坊,并将海鲜制品分成了酱料、干货、零食三类。

    酱料加工坊主要制作蚝油、海鲜酱、蟹黄酱等调味料;干货加工坊用来处理干贝、虾干、海参干、鲍鱼干等需要晾晒的海鲜;零食加工坊主要负责做鱿鱼丝、鳕鱼片、小鱼干、海苔等零食。

    这么多加工坊的出现,势必要继续招工,临海县越来越多的百姓有了月钱高、稳定而又轻松的工作。

    能够养家糊口之后,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偶尔去云记食肆打打牙祭,或是去海味坊给孩子买上一些解馋的小零食,成了不少人都会做的事。

    不知不觉间,“云记”已经成了临海县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